www.dbookf.com/

《人格研究》郭永玉 电子书

人格研究

请通过以下商城购买正版书籍

《人格研究》郭永玉 电子书插图1 《人格研究》郭永玉 电子书插图2 《人格研究》郭永玉 电子书插图3 《人格研究》郭永玉 电子书插图4 《人格研究》郭永玉 电子书插图5
图书库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本站电子书版权归原作者及开发商所有,仅限个人测试交流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若有违反您个人权益,请留言反馈删除相关信息。

内容简要:

《人格研究》延续郭永玉团队的以往研究,整合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专题研究成果,体现这一领域从理论流派的纷争到深的专题研究的重大转向,构建一种主要围绕专题研究展的能够充分呈现本学科研究成就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的基本构架由绪论、人格特质、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以及人格与社会文化五部分组成。 绪论概述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流派纷争、研究范式、学科框架等问题。 人格特质从健康、政治、精神三个角度展现特质的方方面面,为自我认知提供参考,尤其着重阐述了厚黑学以及儒家、道家、佛家这三种中国人的人格特质。 人格动力从目标、自主与自由、调节与控制、创伤后成长等角度揭示影响我们行为的人格因素。 人格发展从人和自己、人和他人的关系,以及人生老病死的生命历程出发加以阐述,并介绍了如何讲述由这些关系和历程构成的人生故事。 人格与社会文化则从人格与人性的角度,对中国的幸福悖论、青少年网络成瘾、反社会型人格与攻等社会问题给出了新颖的解答,并以“孝”与“和平”两个话题深刻探讨了文化对人格的塑造作用,以及人格对文化的反作用。【推荐语】《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先发之作! 上海出版资金项目 凤姐和林妹妹居然有共同特质? 马基雅弗利主义就是西方的厚黑学? 儒、释、道,是什么塑造了中国人的人格? “自尊”和自尊,我们和老外说的不是同一个? 中国人的幸福感由什么决定? 爱情与死亡,人格给你答案? 生老病死,如何讲述你的人生故事? 拿什么拯救你,网瘾少年? 和平,和平,人格研究的终极拷问? …… …… 这些有趣的问题都是人格心理学家的兴趣所在。他们以细微而宏大的视野揭示人格与人性的奥秘,在对个人幸福、社会公平、世界和平平实而深刻的关切中彰显了一个群体的科学自觉和人文关怀。 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回应这些问题?面对强势的西方心理学,中国的心理学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胡话汉说,汉话汉说,胡话胡说,汉话胡说;“用中文讲心理学”。即,联系中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借鉴西方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兼容并蓄各种研究取向与方法,在探索人性研究的科学问题的同时回应中国社会巨变中的现实问题,从而呈现出一种既有助于自我认识和个人健康又深切观照社会公平乃至世界和平的人格与社会研究新面貌。 《人格研究》即是郭永玉团队十余年来在中西社会历史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探索人性与人格的成果汇集,是中国学者研究人格与社会问题的一部厚重之作。书中既有对个人发展的关注也有对重大议题的思考;融科学性与人文性于一炉,汇基础性与应用性于一体;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人格心理学教材,也可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智慧支持。

【作者】主编 郭永玉 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国家心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高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科学》、《心理学探新》、《心理研究》、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Research等期刊编委。先后在中英文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人格心理学》等专著、译著,主编或参与编写学术著作或教材20余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十余个研究项目;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图书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湖北省优秀教师、湖北省教学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目录:

总主编序言

序:从个人幸福到世界和平

自序:用中文讲心理学

1 绪论

1.1 人格心理学概观[1]

1.1.1 人格的意涵

1.1.2 人格心理学的发展脉络

1.1.3 西方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进展

人格结构

人格发展

1.1.4 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格心理学研究

人格与创造力

人格与人员选拔及安置

人格与贪腐行为

人格与暴力犯罪

人格与疾病

和谐社会的健全人格建构问题

1.1.5 发展我国人格心理学的建议

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人人格研究

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1.2 人格心理学的学科架构[1]

1.2.1 人格心理学架构的历史源流

1.2.2 当前四种主要的人格心理学架构

理论—理论(theory-by-theory)型架构

视角—视角(perspective-by-perspective)型架构

理论—研究(theory-research)型架构

问题中心型架构

1.2.3 学科整合的新动向

McAdams的“人格房子”模型

Mayer的人格系统化架构模型

McCare和Costa的“FFT”模型

Cloninger的人格“3D”模型

几种新型人格心理学架构的比较

1.2.4 “3D”修正模型

1.2.5 结语

1.3 人格研究的三种范式[1]

1.3.1 人格特质研究

1.3.2 人格动机研究

1.3.3 人格叙事研究

1.3.4 三种研究范式的整合

1.3.5 小结与讨论

1.4 “大五”结构与五因素模型[1]

1.4.1 词汇学传统和理论取向——不同的历史渊源

1.4.2 五因素结构和五维六层面模型——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1.4.3 表现型人格结构和基因型人格结构——不同的本质

1.4.4 描述和解释——不同的研究走向

1.4.5 结语

1.5 从人际关系看人格[1]

1.5.1 问题的提出

人格的认知—情感系统理论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研究人格的原因

1.5.2 用CAPS理论解释二人群体的形成

用CAPS对二人群体中每个个体的心理概念化

两个CAPS网络结合形成二人群体

CAPS对人际关系形成的解释作用

1.5.3 CAPS理论与其他人际关系理论的契合

关系图式

成人依恋理论

拒绝敏感性模型

1.5.4 小结

对CAPS理论的评价

未来展望

第一编 人格特质

2 健康特质

2.1 自我批评[1]

2.1.1 自我批评人格概念

自我批评人格及其行为特征

自我批评人格的测量

自我批评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2.1.2 自我批评人格与抑郁

自我批评人格是抑郁的易感因素

自我批评人格对抑郁易感的权变模型

自我批评人格对抑郁易感的中介模型

2.1.3 自我批评人格研究带来的反思

2.2 自我宽恕[1]

2.2.1 何谓自我宽恕

对自我宽恕的界定

有关自我宽恕的争论

自我宽恕与人际宽恕的区别

2.2.2 自我宽恕的测量与相关研究

自我宽恕的测量

自我宽恕的相关研究

2.2.3 讨论

2.3 物质主义[1]

2.3.1 物质主义的概念与测量

物质主义的概念

物质主义的结构及测量

2.3.2 物质主义的相关研究

物质主义的成因

物质主义的影响

物质主义的跨文化研究

2.3.3 有待完善的问题

3 政治特质

3.1 权威主义[1]

3.1.1 概念的提出及早期研究

3.1.2 概念分析

Altemeyer的右翼权威主义量表

Ray编制的平衡F量表和趋向量表

Duckitt的模型

Feldman的模型

3.1.3 已有的相关研究

3.1.4 心理机制

3.1.5 权威主义人格的形成

3.1.6 讨论

3.2 社会支配倾向[1]

3.2.1 社会支配倾向的含义及其影响社会不平等的机制

社会支配倾向的含义

社会支配倾向影响社会不平等的机制

3.2.2 影响社会支配倾向的因素

社会支配倾向的性别差异

影响社会支配倾向的其他因素

3.2.3 社会支配倾向与群际偏差间的关系

内群体偏好与外群体偏好

对低地位群体中的外群体偏好现象的解释

对社会支配倾向概念的再认识

3.2.4 社会支配倾向量表在中国的应用

3.2.5 社会支配倾向与权力

3.2.6 结语

3.3 马基雅弗利主义与厚黑学[1]

3.3.1 马基雅弗利和马基雅弗利主义

3.3.2 马基雅弗利主义的结构与测量

马基雅弗利主义的结构

马基雅弗利主义的测量工具

3.3.3 马基雅弗利主义的相关研究

马基雅弗利主义与绩效

结构启动的调节作用

工作卷入的调节作用

控制点的调节作用

马基雅弗利主义与道德

马基雅弗利主义的跨文化研究

3.3.4 中国的马基雅弗利主义——厚黑学

人性之争与厚黑学的理论之源

李宗吾对人性恶的系统化总结

中国文化下孕育的人性恶抗体:因果报应观念

中国人厚黑人格的结构

厚黑学与道德价值观的交锋

3.3.5 小结

4 精神特质

4.1 儒家人格[1]

4.1.1 君子人格思想的起源

4.1.2 “君子—小人”二分式人格类型说的确立

三个核心概念的界定

衡量“君子—小人”人格类型的标准

4.1.3 后人对“君子—小人”二分式人格类型说的继承与发展

后儒对“君子—小人”二分式人格类型说的继承与发展

其他流派的学人也认可“君子—小人”二分式人格类型说

小结

4.1.4 培育君子人格的方法

《周易》论培育君子的方法

孔子论培育君子的方法

孟子论培育君子的方法

荀子论培育君子的方法

《大学》论培育君子的方法

4.1.5 对“君子—小人”二分式人格类型说的简要评价

4.2 道家人格[1]

4.2.1 道家人格

“道”的涵义

道家思想文化对中国人人格形成的影响

道家人性论

道—德—性:道家建构其人性论的思考逻辑

4.2.2 儒道互补人格

儒道互补人格的提出

儒道互补人格的形成

儒道互补人格的内涵

儒道互补人格的变动

4.3 佛家人格[1]

4.3.1 佛家人格概述

4.3.2 人格描述

人格结构观:假我、无我与真我的统一

人格类型观:十法界人格类型分析

人格特质观:理想人格

4.3.3 人格动力

佛性:人格的先天动力源泉

人格外部动力:三十七道品

4.3.4 人格发展

人格发展的阶段

人格发展的方法

第二编人格动力

5 目标

5.1 目标单元[1]

5.1.1 当前关注点

5.1.2 个人计划

5.1.3 生活任务

5.1.4 个人奋斗

个人奋斗的测评

个人奋斗的相关研究

5.1.5 四种目标结构的异同比较

5.1.6 未来研究方向

5.2 目标内容[1]

5.2.1 目标内容的界定

5.2.2 目标内容效应

目标内容效应的理论观点

目标内容效应的实证支持

目标内容效应与动机效应的关系

5.2.3 目标内容效应的心理机制

5.2.4 未解决的问题

5.3 目标追求[1]

5.3.1 目标追求的过程

5.3.2 执行意向对目标追求的促进作用

执行意向促进目标达成的实证证据

执行意向促进目标达成的作用过程

5.3.3 未来研究方向

5.4 无意识目标[1]

5.4.1 无意识目标的激活

无意识目标的激活

5.4.2 无意识目标的追求

重要他人对无意识目标追求的影响

重要他人影响无意识目标追求的调节变量

5.4.3 无意识目标与有意识目标的比较

无意识目标与有意识目标的相似性

无意识目标与有意识目标的区别

6 自主与自由

6.1 自主[1]

6.1.1 自主的概念

6.1.2 自主的结构

功能自主、情感自主和态度自主

行为自主、情感自主和认知自主

6.1.3 认知自主

认知自主及其结构

认知自主概念辨析

认知自主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认知自主与创造性思维之间关系的理论探索

认知自主与创造性思维之间关系的实证证据

6.2 自主—受控动机[1]

6.2.1 自主—受控动机的概念与测量

自主—受控动机的概念

自主—受控动机的测量

6.2.2 自主—受控动机的效应

不同类型自主动机的效应

自主与受控动机的效应比较

6.2.3 自主—受控动机的应用研究

6.2.4 未来研究方向

6.3 自由意志[1]

6.3.1 自由意志的不同含义

6.3.2 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与自由意志

6.3.3 自由意志观的早期研究

6.3.4 自由意志观的新近研究

人是否具有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观的形成

自由意志观在现实生活与心理治疗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6.3.5 自由意志的相容论研究

自由意志的相容论心理机制模型

6.3.6 研究展望

7 自我调节

7.1 调节定向与调节匹配[1]

7.1.1 调节定向理论的形成和内涵

理论起源

内涵

7.1.2 调节定向的测量与启动

测量

启动

7.1.3 不同调节定向的心理、行为特点

对信息的敏感性和评价

判断和决策

知觉水平加工差异

7.1.4 调节匹配

调节匹配的概念

调节匹配的操纵

7.1.5 调节匹配效应

调节匹配对认知表现的影响

调节匹配与价值评估

调节匹配对说服效果的影响

7.1.6 研究展望

7.2 控制感与次级控制[1]

7.2.1 从控制感到次级控制

7.2.2 控制取向的次级控制

概念及测量

次级控制与首要控制及控制感的关系

跨文化差异

7.2.3 适应取向的次级控制

概念及测量

次级控制与首要控制及控制感的关系

跨文化差异

7.2.4 两种取向的分歧与整合的可能性

两种取向的分歧

概念上整合的可能性:补偿性控制模型的思路

功能上整合的可能性:次级控制与健康

7.2.5 未解决的问题

7.3 有限自制力[1]

7.3.1 自我控制

7.3.2 有限自制力模型

有限自制力的理论假设

7.3.3 应对有限自制力的策略

应对技巧

自制力的提升

7.3.4 未来研究方向

7.4 创伤后成长[1]

7.4.1 创伤后成长的概念

7.4.2 创伤后成长的测量

7.4.3 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

人口统计学变量

创伤事件的特征

人格、认知变量

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

7.4.4 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7.4.5 研究展望

第三编 人格发展

8 自我

8.1 自我概念[1]

8.1.1 自我概念的定义

8.1.2 自我概念的结构

8.1.3 自我概念的测量

8.1.4 自我概念的功能

保持内在一致性

决定个人如何解释经验

决定人的期望

8.1.5 自我概念的发展

8.1.6 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因素

社会互动

内部因素

文化

8.2 自尊[1]

8.2.1 关于自尊的定义

自尊内涵的认知取向

自尊内涵的感情取向

自尊内涵的结构取向

国内学者关于自尊的定义

8.2.2 中国本土文化中的自尊及其结构

本土文化中自尊的含义与功能

本土文化中自尊的结构:以大学生为样本

8.2.3 青少年时期自尊的结构和发展特点

8.2.4 自尊与心理健康

自尊的功能

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8.2.5 青少年自尊发展的影响因素

8.2.6 提高青少年自尊的建议

8.3 自我同一性[1]

8.3.1 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提出

8.3.2 自我同一性实证研究道路的开辟

8.3.3 自我同一性研究工具的发展

8.3.4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性研究

8.3.5 同一性发展性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Waterman的自我同一性概念和理论

Grotevant同一性形成的过程模型

Kerpelman等的同一性控制模型

Côté的同一性资本模型

8.3.6 自我同一性与其他构念间的关系研究

自我同一性功能的研究

自我同一性与个体因素的相关研究

自我同一性与背景因素的相关研究

8.3.7 小结

9 依恋

9.1 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及成人探索[1]

9.1.1 依恋理论

依恋系统及其激活

内部工作模型及其发展

依恋风格:个体差异的测量

9.1.2 依恋系统的作用机制

依恋内部工作模型的认知加工过程

内部工作模型与依恋背景下的情绪加工

9.1.3 成人依恋与探索的关系

依恋与探索的理论联系

成人依恋与探索的关系研究

9.1.4 简评与展望

9.2 成人的浪漫关系[1]

9.2.1 成人浪漫关系中的依恋

9.2.2 依恋对浪漫关系质量的影响

9.2.3 成人浪漫依恋的稳定性

9.2.4 成人浪漫依恋的变化及其解释模型

10 死亡意识

10.1 死亡提醒效应[1]

10.1.1 死亡提醒效应的概念和测量

死亡提醒效应的概念

死亡提醒效应的测量

10.1.2 死亡提醒效应的心理机制

10.1.3 死亡提醒效应的影响因素

个体差异

情境启动

10.1.4 死亡提醒效应在多领域中的证据

健康领域

消费领域

司法领域

政治领域

和平领域

10.1.5 小结

10.2 临终关怀[1]

10.2.1 临终关怀的界定

10.2.2 临终关怀的要素

10.2.3 临终护理模式:家庭与医院

10.2.4 临终病人的意义感问题

意义感的文化差异和个体差异

临终病人如何获得意义感

10.2.5 讨论

11 人生叙事与心理传记

11.1 人格的叙事研究[1]

11.1.1 Tomkins的剧本理论

场景和剧本

情感放大和心理放大

剧本的类型

11.1.2 McAdams的同一性人生故事模型

叙事同一性

人生故事的含义

人生故事的类型

人生故事的发展

11.1.3 待解决的问题

11.2 心理传记研究[1]

11.2.1 心理传记学的性质

11.2.2 心理传记研究的发展简史

11.2.3 心理传记研究的基本特征

11.2.4 心理传记研究与人格心理学

人格研究的三个水平

人格心理学研究对心理传记学研究的启示

11.2.5 对不同创造领域人格的心理传记研究

11.2.6 人格的心理传记研究的未来

第四编 人格与社会文化

12 幸福

12.1 经济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1]

12.1.1 经济因素与幸福感的关系

12.1.2 经济因素影响幸福感的发生机制

人格

目标

动机

12.1.3 有待深入的问题

12.2 幸福悖论:质疑与解释[1]

12.2.1 对幸福悖论的质疑

12.2.2 对幸福悖论的解释

社会比较理论

适应理论

欲望理论

评价的调节作用模型

概念所指理论

12.2.3 未解决的问题

12.3 如何破解中国的幸福悖论[1]

12.3.1 幸福悖论产生的原因

由收入竞争意识增强而导致的幸福悖论

由收入竞争过程不公而导致的幸福悖论

12.3.2 幸福悖论的破解

加强宏观调控,合理调整收入分配

完善社会流动机制,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提升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本和心理资本

12.3.3 我们对幸福的认识

社会层面谈论幸福的基本认识

个人如何提高幸福感

13 问题行为

13.1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1]

13.1.1 生理因素

网络游戏直接诱发多巴胺释放

网络游戏线索诱发的神经异常

13.1.2 心理因素

福乐体验理论

阶段论

认知行为模型

强化理论:老虎机机制

人格因素

13.1.3 社会学因素

13.1.4 研究展望

13.2 攻击者的注意偏向与归因偏向[1]

13.2.1 攻击及其心理学解释

13.2.2 攻击者的注意偏向

13.2.3 攻击者的归因偏向

13.2.4 攻击者注意偏向与归因偏向的关系

注意优先模型与解释优先模型

对两种模型的探讨

对两种模型的评价

13.2.5 研究展望

运用多种实验范式深入探讨攻击者注意偏向的机制

开展对攻击者的归因训练

直接探讨先后顺序并辅以现场实验

13.3 触发性替代攻击[1]

13.3.1 概念的提出与含义

13.3.2 触发性替代攻击的相关研究

触发性替代攻击中的一段时间

触发性替代攻击中的两种情境

触发性替代攻击中的三个个体

13.3.3 研究展望

14 文化与人格

14.1 文化与人格研究中的几个问题[1]

14.1.1 文化与人格研究中的人格问题

人格特质的普遍性问题

关于特质普遍性问题的实质

14.1.2 文化与人格研究中的文化问题

真实文化与文化构念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文化的维度问题

文化的同质性与异质性问题

14.1.3 文化与人格的作用机制问题

文化影响人格的机制

人格影响文化的机制

14.1.4 未来的研究方向

14.2 孝文化与中国人人格形成的深层机制[1]

14.2.1 孝文化的解读

孝文化存在的合理性

孝文化的心理学解读

14.2.2 孝文化对中国人具体人格特征的影响

14.2.3 孝文化影响人格形成的机制

教养方式

亲子关系

14.2.4 未解决的问题

14.3 叙事:心理学与历史学的桥梁[1]

14.3.1 叙事的推出

实证主义作为传统范式的霸权

后现代思潮的挑战

14.3.2 心理学与历史学的连结

什么是叙事

叙事的时间本质

叙事的记忆中介

14.3.3 叙事的深度联结功能

叙事对意识的揭示

叙事对自我的整合

14.4 和平心理[1]

14.4.1 和平心理学的历史

热战中的孕育阶段

冷战中的萌生阶段

后冷战时代的形成阶段

14.4.2 和平人格研究

和平人格结构

和平人格测量

14.4.3 和平心理学理论模型

三维和平理论模型

和平自我模型

过程式多维积极和平理论模型

14.4.4 和平心理学研究展望

结语:个人幸福·社会公平·世界和平——心理学家的人文情怀[1]

中英术语索引

英中术语索引

跋:学会说话和写文章[1]

郭永玉简介

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

作者及出版:

作    者:郭永玉

出 版 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6-01-01

字    数:93.5万

其他打包赠送下载:
http://xz.tbookk.com/d/560517-40700892-0311b2

健康养此处内容已经被作者隐藏,请输入验证码查看内容
验证码:
请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回复“验证码”,获取验证码。在微信里搜索“健康养”或者“dbookf”或者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都可以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

本资源搜索于网络资源盘,不断更新。具体书籍下载请见文章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