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学-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韦志中 电子书
请通过以下商城购买正版书籍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本站电子书版权归原作者及开发商所有,仅限个人测试交流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若有违反您个人权益,请留言反馈删除相关信息。
内容简要:
《学校心理学——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以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为切,对学校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行了全新的探索。书中提出的“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教师心理资本建设等理念,对学校管理者如何更好地管理学校、建设和谐校园也将是很好的借鉴。本书中的大量体验式团体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案例,也是学校心理老师们可供借鉴和激发灵感的窗口。 本书适用于各中小学教师作为教学方式参考,以及班主任借鉴作为班会家长会的参考。【推荐语】本书是国内**本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专业图书,更是学校心理学本土具体实践的结果。本书是由一线老师、教育改革实践者、学校心理学家公共完成的专业著作。透过该书可以让读者对心理学在学校中的研究和应用达到更清晰的认识,并且学习到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校长、德育教师、心理教师、班主任、教育教学研究者参考用书。
【作者】韦志中,安徽临泉人,民盟盟员,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心理督导师。毕业于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学函授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学研究工作15年。全国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论坛主席、全国心理技术应用高峰论坛理事、本会团体心理咨询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州大学心理技术应用研究生班负责人、广州市韦志中心理咨询工作室创办人、广州心丝带心理志愿者协会会长。 著有《谁在掌控你的人生》、《向<西游记>取育儿经》、《幸福干预一一一生受用的26堂幸福课》、《学校心理学工具箱指导手册》等作品。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及技术阐释
第一章 学校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什么是学校心理学
一、学校心理学的概念
二、学校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构成
第二节 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及现状
一、学校心理学的源起
(一)西方:社会问题
(二)中国社会问题
二、世界各国的学校心理学
(一)美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
(二)日本学校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三)我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三、学校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节 学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从业
一、学校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面接法
(三)问卷法
(四)作品法
(五)案例讨论法
二、各研究方法在学校心理学中的应用
三、学校心理学家的培养
(一)学校心理学家的定义
(二)角色与地位
(三)传统学校心理学家的职业素质
(四)本书界定的学校心理学家的职业素养
(五)学校心理学家的就业前景
二、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
第二章 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与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
第一节 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一、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概念
(一)定义
(二)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提出
二、巴班斯基理论的内容
(一)组成部分
(二)方法体系
(三)评价标准
(四)教育界对巴班斯基思想的评价
第二节 国内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进程
一、国外教改思想的影响
(一)巴班斯基的影响
(二)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影响
二、新课改引发的最优化实践
(一)新课改的要点
(二)新课改的成果
(三)新课改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
第一节 教育教学最优化
一、教育最优化与教学最优化的关系
二、教育最优化与教学最优化的顺序
三、教育教学最优化中的人、场和技术
(一)人
(二)场
(三)教育技术
三、“三维”课标与教育教学最优化
(一)“三维”课标的内容
(二)“三维”课标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概述
一、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的主要观点
二、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心理学理论
(二)人本主义理论
(三)团体动力学理论
(四)社会学习理论
(五)管理心理学
(六)心理技术学
三、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的理论架构
(一)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图
(二)体验式团体教育技术
(三)体验式团体心理技术
(四)体验式团体动力场
四、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的特点
(一)立体化
(二)全面性
五、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的评估
(一)评估标准
(二)评估时机
(三)评估方法
第四章 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的“三位一体”思想
第一节 教师优化方面的“三位一体”思想
一、教育工作者的“三位一体”观念
(一)教育工作者
(二)心理工作者
(三)科学工作者
二、教学过程的“三位一体”策略
(一)讲解
(二)体验
(三)分享
三、“三位一体”技术
(一)此时此地技术
(二)描述技术
(三)会心技术
四、教师品格优化的“三位一体”
五、教育工作者历史观中的“三位一体”
第二节 学校文化的“三位一体”
一、校园文化
二、班级文化
(一)班级“硬文化”的建设
(二)班级“软文化”的建设
三、课堂文化
第三节 学生优化的“三位一体”
一、学生优化的三个方向
(一)家庭条件
(二)社会条件
(三)自主管理能力
二、学生成长的三条主线
三、学习的三个心理过程
第四节 团体动力场优化的“三位一体”
一、团体动力场优化的三个方向
(一)物理空间
(二)动力过程
(三)动力状态
二、课堂教学(角色)动力策略
(一)时而在前
(二)时而在后
(三)时而在左右
三、教育教学三点动力运动
四、课堂中的三种动力模型
(一)以点带面
(二)以面带点
(三)点面协作
第五章 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操作技术
第一节 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中的技术
一、传统体验式教育
(一)概念
(二)传统体验式教育的教育过程
(三)传统体验式教育的基本形式
(四)传统体验式教育的基本途径
(五)传统体验式教育的基本原则
(六)评价
二、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
(一)体验式教育模式
(二)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的技术体系
(三)体验式团体教育技术的来源和分类
第二节 体验式团体教育暖身阶段操作技术
一、团体技术制作与转换
(一)团体技术的制作
(二)团体技术的转换
二、团体暖身阶段技术
三、团体暖身阶段技术示例
(一)动作类暖身技术示例
(二)语言类暖身示例
第三节 团体转换阶段操作技术
一、案例类活动素材示例
二、表演类活动素材示例
三、音像类活动素材示例
四、游戏类活动素材示例
第四节 团体工作阶段及结束阶段操作技术
一、团体工作阶段技术
(一)艺术类团体技术示例
(二)语言类团体技术
(三)工具类团体技术
二、团体结束阶段技术
三、教室的布置及设计内容和原则
(一)内容方面
(二)教室大小设置的原则方面
第二部分 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具体实施
第六章 教师心理资本优化实践
第一节 必要性及理论基础
一、必要性
(一)教师职业压力现状
(二)职业压力与健康的关系
(三)教师职业压力的形成原因
(四)教师职业压力及表现
二、教师心理资本优化缓解教师压力
(一)什么是心理资本
(二)教师心理资本优化
(三)教师心理资本优化与“三维”课标
三、教师心理资本优化的方向、形式和内容
(一)教师心理资本优化的方向
(二)教师心理资本优化的形式
(三)教师心理资本优化的主要内容
四、教师心理资本优化的评估与实施
(一)科学评估
(二)评估目标
(三)有效实施
第二节 教师心理资本优化操作方案
第七章 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及心理健康教育课
第一节 校园生态文化建设
一、基本概念
二、建设生态校园
(一)构建校园环境文化
(二)构建校园制度文化
三、构建校园人文文化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
一、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
二、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问题
(一)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二)教材存在的问题
(三)课程目标、内容存在的问题
(四)评价存在的问题
三、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要求
五、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方法
六、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展望
(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三)注重课程的可操作化
(四)倡导评价的全面性
第三节 各年龄段心理健康教育课大纲
一、小学阶段
二、中学阶段
(一)按目标分类
(二)按年级分类
三、高职大学篇
第四节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
一、心理危机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分类
三、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处理
(一)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
(二)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三)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预案
四、学校心理危机发生时师生的心理反应
五、学校心理危机发生时班级教师的干预技巧
第八章 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班级建设
第一节 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家长会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二、体验式家长会
(一)什么是体验式家长会
(二)体验式家长会核心概念
(三)体验式家长会的价值和意义
三、体验式家长会所需的能力和条件
(一)学校方面
(二)教师方面
(三)家长方面
(四)物理空间的要求和相关设置
四、体验式家长会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家长成长工作坊
(二)体验式家长会团体
五、体验式家长会设计实例与点评
第二节 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班会
一、传统班会
(一)什么是班会
(二)班会内容
(三)班会分类
(四)班会的一般程序
(五)注意事项
二、体验式班会
三、体验式班会的意义和价值
(一)当前班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二)班会的组织目的
(三)班会的组织依据
(四)班会的内容选择
四、体验式班会的特点和优势
五、体验式班会所需的能力和条件
(一)学校方面
(二)教师方面
(三)学生方面
(四)物理空间的要求和相关设置
六、班会优化的“三位一体”
(一)自主管理
(二)社会关系
(三)心理健康
七、班会设计和操作的原则
八、体验式班会的评估与实施
(一)体验式班会的评估
(二)体验式班会实施的程序
九、体验式班会的理论和实践培训
第三节 体验式班会方案
第九章 体验式教育模式下的课堂
第一节 课堂的生命状态及影响因素
一、课堂的生命状态
(一)学生层面
(二)教师层面
(三)心理层面
(四)总结
二、影响课堂“三维目标”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因素
(一)课堂动力形成因素
(二)班级动力均衡
第二节 课堂中的教育心理技术
一、场的建设、控制和把握
(一)为什么要注重场的建设
(二)场的建设需要的技术手段
三、课堂中的教育心理技术
第三节 课例展示及分析
一、语文
二、数学
(一)稳推课前预习
(二)教学实例
三、英语
四、政治
(一)教师层面
(二)小组层面
(三)学生层面
五、历史
(一)大胆整合教材
(二)精心的课前准备
(三)课堂环节
六、地理
(一)抽签选题——体验开始
(二)上台展示——分享进行中
(三)小组互评——动力凸显
(四)教师总结、引导——角色变换进行时
(五)课上反馈——当堂检测,再现学情
(六)课后追清——日清日高
七、物理
(一)做好“兵教兵”工作,促进学生成绩提高
(二)新方法实施容易走入的误区
八、化学
九、生物
(一)课前预习、自主探究(课前完成)
(二)明确目标、情境导学(大约5分钟)
(三)合作探究、互动展示(大约15分钟)
(四)教师精讲、答疑解难(大约10分钟)
(五)达标检测、反馈小结(大约10分钟)
(六)及时复习、构建网络(课后完成)
附录一 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在学校中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节 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的发展历程
一、缘起:因为这样一些人
二、发现:在旅途中寻觅知音——两种思想碰撞
三、转变:南京之行 思想转变
四、提升:成都之行 理论和研究能力提升
五、实践:实验班开设 践行第一步
六、推进:培训、研讨、研究
七、突破:“三位一体”思想的提出、实验班的扩大
八、希望:书写理想教育新篇章
第二节 大杨树二中试点实例
一、改革动因
二、改革进程
三、改革成果
(一)“三位一体”教学改革
(二)“五步教学法”
(三)专家引领,学术跟进
四、机制保障
(一)建立机构——研究中心
(二)理念建构——全面、科学、系统
五、制度保障
六、经费投入和物质精神激励
附录二 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调查表
附录三 心理资本问卷(职能部门)
后记
参考文献
作者及出版:
作 者:韦志中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5-01
字 数:22.2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