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bookf.com/

《心理追踪:个人隐性知识产生过程及机制》宋贝 电子书

心理追踪:个人隐性知识产生过程及机制

请通过以下商城购买正版书籍

《心理追踪:个人隐性知识产生过程及机制》宋贝 电子书插图1 《心理追踪:个人隐性知识产生过程及机制》宋贝 电子书插图2 《心理追踪:个人隐性知识产生过程及机制》宋贝 电子书插图3 《心理追踪:个人隐性知识产生过程及机制》宋贝 电子书插图4 《心理追踪:个人隐性知识产生过程及机制》宋贝 电子书插图5
图书库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本站电子书版权归原作者及开发商所有,仅限个人测试交流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若有违反您个人权益,请留言反馈删除相关信息。

内容简要:

本书从心理学和知识管理学视角,总结和概述了个人隐性知识的获得、创造、显性化、传递、转移、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发现已有关于个人隐性知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学领域,并且集中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或团队之间个人已知但无法言传的隐性知识的传递、转移、分享和管理上,很少有学者对个人已知但无法言传的隐性知识的来源行研究。鉴于此,本书从个体层面对个人隐性知识的产生过程展研究,探讨个人从自己拥有某一隐性知识但不知道自己拥有,到个人拥有且知道自己拥有的这一过程,并通过心理追踪展现隐性知识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和形成的,以期为心理学中的无意识领域及教育心理学中的隐性学习、隐性记忆、内隐学习、创新思维拓新的研究视角,为知识管理领域隐性知识的发生、发展及隐性知识的运用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推荐语】本书从个体层面对个人隐性知识的产生过程展研究,探讨个人如何从自己拥有但不知道自己拥有某一隐性知识到个人拥有且知道自己拥有的过程,并通过心理追踪来展现隐性知识是如何一步步转化而来的。以期为心理学无意识领域,教育心理学隐性学习、隐性记忆,内隐学习、创新思维以及创意发展拓新的研究视角。为知识管理领域隐性知识的发生、发展以及隐性知识的运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意义。

【作者】宋贝,管理哲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心理学。

目录:

内 容 提 要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

1.2.1 构建个人隐性知识产生过程理论

1.2.2 明确个人隐性知识产生的原因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访谈法

1.4.3 解释现象分析法

1.5 研究设计

1.5.1 预调研

1.5.2 正式调研

1.6 研究路线

1.7 研究章节安排

本章小结

第2章 隐性知识综述

2.1 知识观

2.1.1 客观主义知识观

2.1.2 流程主义知识观

2.2 隐性知识的内涵

2.2.1 隐性知识的概念

2.2.2 隐性知识的分类

2.2.3 隐性知识的特征

2.3 隐性知识研究综述

2.3.1 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研究

2.3.2 隐性知识转移的研究

2.3.3 隐性知识创造和获得的研究

2.4 客观主义知识观的隐性知识管理

2.4.1 基于客观主义知识观的隐性知识管理策略

2.4.2 知识管理系统和企业系统

2.4.3 对IT为导向的隐性知识管理策略的批判

2.4.4 个性化和编码管理

2.4.5 对个性化编码的批判

2.5 流程主义知识观的隐性知识管理

2.5.1 基于流程主义知识观的隐性知识管理策略

2.5.2 对流程主义隐性知识管理的批判

2.6 隐性知识研究现状述评

2.6.1 个人隐性知识的产生阶段

2.6.2 个人隐性知识外在化阶段

2.6.3 个人隐性知识接收阶段

2.6.4 个人隐性知识生成阶段

2.7 研究主问题的提出

本章小结

第3章 预调研及子问题的提出

3.1 预调研的方法

3.2 预调研的取样

3.3 预调研访谈问题的设计

3.3.1 对研究主问题的分析

3.3.2 访谈问题的设置

3.4 预调研结果分析

3.4.1 开放式编码

3.4.2 主轴编码

3.4.3 选择编码

3.5 研究子问题的提出

3.5.1 子问题一:个人是如何觉知到自己拥有隐性知识的

3.5.2 子问题二:觉知到的隐性知识最初是如何产生的

3.5.3 子问题三:产生的灵感是如何一步步建构起来的

3.5.4 子问题四:建构起来的隐性知识是如何最后形成的

本章小结

第4章 方法论

4.1 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

4.1.1 现象学范式

4.1.2 解释学范式

4.1.3 建构主义的范式

4.2 数据收集方法

4.2.1 半结构访谈法

4.2.2 关键事件法

4.3 数据分析方法

4.3.1 叙事分析法

4.3.2 解释现象分析

4.4 访谈提纲的设定

4.4.1 关键事件个人访谈提纲

4.4.2 半结构访谈提纲的设定

4.4.3 研究子问题与访谈策略的运用

4.5 访谈对象的选取

4.6 访谈程序

4.7 质性研究的评估

本章小结

第5章 个人隐性知识的觉知阶段

5.1 个人隐性知识觉知途径

5.1.1 个人隐性知识觉知的自我觉知方式

5.1.2 个人隐性知识觉知的他人告知方式

5.2 个人隐性知识自我觉知的影响因素

5.2.1 相关积累和诱发事件

5.2.2 相关积累和诱发事件的关系

5.3 个人隐性知识他人告知方式的影响因素

5.3.1 个人隐性知识的相关积累

5.3.2 他人对当事人隐性知识识别的准确性

5.3.3 他人告知和相关积累的关系

5.4 个人隐性知识觉知原因

5.4.1 个人隐性知识自我觉知原因分析

5.4.2 个人隐性知识他人告知方式觉知原因分析

5.5 个人隐性知识觉知状态

本章小结

第6章 个人隐性知识的灵感阶段

6.1 灵感阶段个人隐性知识的状态

6.1.1 非结构性

6.1.2 新颖性

6.1.3 短暂性

6.2 灵感阶段个人隐性知识产生的相关因素

6.2.1 固定的情境

6.2.2 变动的情境

6.2.3 个人无准备的状态

6.2.4 个人有准备的状态

6.3 个人灵感阶段隐性知识产生原因分析

6.3.1 当个人处于无准备状态且动态情境中时个人灵感的产生状况

6.3.2 当个人处于无准备状态且在固定情境中时个人灵感的产生状况

6.3.3 当个人处于有准备状态且动态情境中时个人灵感的产生状况

6.3.4 当个人处于有准备状态且固定情境中时个人灵感的产生状况

6.4 情境在个人灵感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6.5 个人在灵感产生中的作用

6.5.1 主动性

6.5.2 被动性

本章小结

第7章 个人隐性知识的建构阶段

7.1 个人隐性知识的建构过程

7.2 个人隐性知识的建构原因分析

7.2.1 建立联系

7.2.2 分析与综合

7.2.3 规划

7.2.4 验证

7.3 个人对相关灵感的整合与发展

7.4 建构阶段个人隐性知识的特征

7.4.1 系统结构性

7.4.2 增殖性

7.4.3 持续发展性

本章小结

第8章 个人隐性知识的形成

8.1 个人隐性知识的形成阶段

8.2 形成阶段的个人隐性知识及其表现方式

8.3 形成阶段隐性知识的产生条件

8.3.1 大脑中建构的隐性知识

8.3.2 情境唤醒

8.3.3 实践行为

8.3.4 形成阶段个人隐性知识表征

8.4 形成阶段隐性知识的特征

8.4.1 高效能性

8.4.2 行为实践性

8.4.3 随机应变性

8.4.4 可转移性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个人隐性知识的产生是四阶段的行为过程

9.1.1 个人隐性知识的觉知阶段

9.1.2 个人隐性知识的灵感阶段

9.1.3 个人隐性知识的建构阶段

9.1.4 个人隐性知识的形成阶段

9.1.5 个人隐性知识产生过程对组织中隐性知识管理的启示

9.2 个人隐性知识的觉知是个人隐性知识产生的前提

9.2.1 个人隐性知识的觉知可以通过他人告知和自我觉知的方式实现

9.2.2 个人隐性知识的觉知状态的结构

9.2.3 个人隐性知识觉知对隐性知识管理的启示

9.3 个人隐性知识最初来源于灵感

9.3.1 灵感阶段的隐性知识是个人初级阶段的隐性知识

9.3.2 个人在特殊的情境中产生灵感

9.3.3 灵感阶段对隐性知识管理的启示

9.4 建构阶段的隐性知识基于灵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9.4.1 建构阶段的个人隐性知识具有结构性、增殖性和持续增长性

9.4.2 建构阶段个人隐性知识的产生

9.4.3 建构阶段个人隐性知识对隐性知识管理的启示

9.5 形成阶段的隐性知识是个人头脑中系统隐性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

9.5.1 形成阶段的个人隐性知识具有高效能性和可转移性

9.5.2 形成阶段的个人隐性知识以解决问题、操作反应等方式呈现

9.5.3 形成阶段个人隐性知识对隐性知识管理的启示

9.6 研究的理论贡献

9.6.1 提出个人隐性知识产生的四阶段理论

9.6.2 从个人层面研究隐性知识产生的过程

9.6.3 发展了Polanyi个人隐性知识觉知理论

9.6.4 为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9.7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件A 访谈知情同意书

附件B 关键事件个人访谈纲要

作者及出版:

作    者:宋贝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1-01-01

字    数:11.9万

其他打包赠送下载:
http://xz.tbookk.com/d/560517-40700892-0311b2

健康养此处内容已经被作者隐藏,请输入验证码查看内容
验证码:
请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回复“验证码”,获取验证码。在微信里搜索“健康养”或者“dbookf”或者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都可以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

本资源搜索于网络资源盘,不断更新。具体书籍下载请见文章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