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因文集(套装共4册)》(英)梅兰妮·克莱因 电子书
请通过以下商城购买正版书籍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本站电子书版权归原作者及开发商所有,仅限个人测试交流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若有违反您个人权益,请留言反馈删除相关信息。
内容简要:
卷1 爱、罪疚与修复 [内容简介] 尽管讨论爱、恨的文章已经不计其数,但人们仍然被自身的攻、嫉妒、愤怒、自我谴责等等困惑着、压抑着、纠缠着。作者通过对婴儿的观察,以及对儿童的心理治疗过程,总结出了诸多有关人的情感的起源和发展的潜意识规律。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世人介绍这些情感背后的无意识心灵是如何工作的。 卷2儿童精神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克莱因早期著作中的*,堪称儿童精神分析的经典作品,奠定了克莱因所创的精神分析游戏技巧之基础。她认为儿童的游戏、梦、绘画及故事,就像成人的自由联想,都是传达潜意识幻想及焦虑的媒介。藉由诠释儿童的潜意识幻想,可以降低、释放儿童的焦虑,减少其内在恐惧。 卷3 嫉羡与感恩 [内容简介] 本书几乎囊括了克莱因毕生*重要的文献,也成为其著述的高峰。在本书中,克莱因引了新的观念:嫉妒在儿童生命初期即已表现出来,也是死之本能的*初表现;嫉羡与感恩是相冲突的,在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运作的嫉羡,是精神病理的强力因素。在精神分析著作中一向都强调嫉妒的重要性,然而,克莱因对于嫉羡的概念完全是革命性的。 卷4 儿童分析的故事 [内容简介] 这本富含生命力的作品,在克莱因的著作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其中详述一名十岁男孩长达四个月的分析历程,并对当中的画作、游戏、语言联想和梦境作出精辟的诠释。本书说明了她在分析当时的理论概念,并尽可能忠实地呈现实务工作与理论观。文中更揭露了许多崭新的想法,克莱因的这部*后著作,可以说是深具创造性的一部代表作,更是探究儿童精神分析技巧不可多得的书籍。【推荐语】卷1 爱、罪疚与修复 [编辑推荐] 尽管讨论爱、恨的文章已经不计其数,但人们仍然被自身的攻、嫉妒、愤怒、自我谴责等等困惑着、压抑着、纠缠着。本书的作者克莱因正是对人的这些情感研究得*透彻的心理学家之一,她通过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世人介绍这些情感背后的无意识心灵是如何工作的。 作者通过对婴儿的观察,以及对儿童的心理治疗过程,总结出了诸多有关人的情感的起源和发展的潜意识规律。本书是对她工作的一个简洁推介,抛了研究的过程,直将她工作中发现的有关人的(特别是婴儿期的)爱、恨、攻、性欲等复杂的心理过程行展示和讲解。 卷2儿童精神分析 [编辑推荐] 《儿童精神分析》是一本儿童分析的革命性经典之作。梅兰妮•克莱因以她所架构的特殊技巧,证实她是儿童精神分析的先驱。她使精神分析得以运用到儿童领域,借此不仅使儿童心理治疗成为可能,并且为儿童的心智发展、成人精神官能症和精神病的起源之理解,拓了新视野。 卷3 嫉羡与感恩 [编辑推荐] 本书几乎囊括了克莱因毕生*重要的文献,也成为其著述的高峰。在本书中,克莱因引了新的观念:嫉妒在儿童生命初期即已表现出来,也是死之本能的*初表现;嫉羡与感恩是相冲突的,在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运作的嫉羡,是精神病理的强力因素。在精神分析著作中一向都强调嫉妒的重要性,然而,克莱因对于嫉羡的概念完全是革命性的。 卷4 儿童分析的故事 [编辑推荐] 这本富含生命力的作品在克莱因的著作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其中详述一名十岁男孩长达四个月的分析历程,并对当中的画作、游戏、语言联想和梦境作出精辟的诠释。读者可借由本书观察治疗过程的逐日变化与延续性,更是探究儿童精神分析技巧不可多得的书籍。 克莱因在《儿童分析的故事》这本书上投注了空前的大量心力,她细读每次晤谈的记录,在不更动内容的情况下,审慎地编辑文字风格,希望能够尽量保留原来分析的样貌,以展现分析过程中的每日变化与延续性。随後,她始针对每次晤谈做自我评鉴,仔细审看每一个联想与诠释,将新的想法以及思考模式的转变,详尽地记录在晤谈後的注记中,力求向读者说明她的分析工作。
目录:
总目录
爱、罪疚与修复
目录
【中文版导读】精神分析的薪火传递者
新版引言
引言
第一章 儿童的发展(1921)
第二章 青春期的抑制与困难(1922)
第三章 儿童力比多发展中学校的角色(1923)
第四章 早期分析(1923)
第五章 抽搐的心理起因探讨 (1925)
第六章 早期分析的心理学原则(1926)
第七章 儿童分析论文集 (1927)
第八章 正常儿童的犯罪倾向(1927)
第九章 俄狄浦斯情结的早期阶段(1928)
第十章 儿童游戏中的拟人化(1929)
第十一章 艺术作品中反映的婴儿焦虑情境(1929)
第十二章 象征形成在自我发展中的重要性(1930)
第十三章 对精神病的心理治疗(1930)
第十四章 智力抑制理论(1931)
第十五章 儿童良心的早期发展(1933)
第十六章 论犯罪(1934)
第十七章 论躁郁状态的心理成因(1935)
第十八章 断奶(1936)
第十九章 爱、罪疚与修复(1937)
第二十章 哀悼及其与躁郁状态的关系(1940)
第二十一章 从早期焦虑讨论俄狄浦斯情结(1945)
附录一 批注
附录二 克莱因生平年表
儿童精神分析
目录
献词
译文修订说明
第一版 序言
第三版 序言
引言
第一部分 儿童分析技巧
第一章 儿童分析的心理学基础
第二章 早期分析技巧
第三章 六岁女童的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案例
第四章 潜伏期儿童的分析技巧
第五章 青春期儿童的分析技巧
第六章 儿童神经官能症
第七章 儿童的性活动
第二部分 早期焦虑情境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第八章 早期俄狄浦斯冲突和超我的形成
第九章 强迫性神经官能症与超我早期阶段的关系
第十章 早期儿童焦虑情境对自我发展的影响
第十一章 早期焦虑情境对女童性发展的影响
第十二章 早期焦虑情境对男童性发展的影响
案例病史
附录一 儿童分析的广度和局限
附录二 说明
附录三 克莱因生平年表
附录四 个案病人名单
后记
嫉羡与感恩
目录
作者简介
引言
序言
第一章 对某些分裂机制[1]的论述(1946)
对费尔贝恩近期论文的一些评论
早期自我的一些特定问题
与客体相关的分裂过程
与投射以及内射有关的分裂机制
分裂的客体关系
抑郁位置与偏执 ——分裂位置的关系
“分裂”与“躁狂抑郁”现象之间的联系
某些分裂防御
分裂病人的潜伏焦虑
结语
附录
第二章 关于焦虑与罪疚的理论(1948)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第三章 关于精神分析结束的标准(1950)
第四章 移情的起源(1952)
第五章 自我与本我在发展上的相互影响(1952)
第六章 关于婴儿情绪生活的一些理论性结论[1](1952)
生命最初的3-4个月(偏执——分裂位置)[2]
婴儿期的抑郁位置
焦虑的进一步发展与缓解
结论
批注
第七章 婴儿行为观察(1952)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结论
批注
第八章 精神分析的游戏技术:其历史与重要性(1955)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第九章 论认同(1955)
引言
一部描写投射性认同的小说
解析
第十章 嫉羡与感恩[1](1957)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结论
第十一章 关于心理机能的发展(1958)
第十二章 成人世界及其婴儿期根源(1959)
第十三章 对精神分裂症中的抑郁的论述(1960)
第十四章 论心理健康(1960)
第十五章 关于《俄瑞斯忒斯》的一些思考
第十六章 关于孤独感(1963)
短论
早期分析中词语的重要性(1927)
关于《一个有法医学意义的梦》的短论(1928)
基于对婴儿早期早发性痴呆分析的理论推演(1929)[2]
评论玛丽·查德维克的《女性周期》[3]
附录一 注解
对某些分裂机制的论述(1946)
关于焦虑与罪疚的理论(1948)
关于精神分析的终止原则(1950)
移情的根源(1952)
自我与原我在发展上的相互影响(1952)
关于婴儿情绪生活的一些理论性结论(1952)
观察婴幼儿的行为(1952)
精神分析游戏技术:其历史与重要性(1955[1953])
论认同(1955)
嫉羡与感恩(1957)
关于心理机能的发展(1958)
成人世界及其婴儿期根源(1959)
对精神分裂症中的抑郁的论述(1960)
论心理健康(1960)
关于《俄瑞斯忒斯》的一些思考(1963)
关于孤独感(1963)
短论
附录二 恩斯特·琼斯对梅兰妮·克莱因作品之前版本的介绍
《精神分析论文(1921-1945)》简介(1948)
《精神分析的发展》前言(1952)
《精神分析的新方向》前言(1955)
附录三 克莱因生平年表
后记
儿童分析的故事
目录
【前言】
参考文献注记
序言
致谢
引言
第一次晤谈(星期一) (前两次晤谈记录不完整)
第二次晤谈(星期二)
第三次晤谈(星期三)
第四次晤谈(星期四)
第五次晤谈(星期五)
第六次晤谈(星期六)
第七次晤谈(星期一)
第八次晤谈(星期二)
第九次晤谈(星期三)
第十次晤谈(星期四)
第十一次晤谈(星期五)
第十二次晤谈(星期六)
第十三次晤谈(星期一)
第十四次晤谈(星期二)
第十五次晤谈(星期三)
第十六次晤谈(星期四)
第十七次晤谈(星期五)
第十八次晤谈(星期六)
第十九次晤谈(星期一)
第二十次晤谈(星期二)
第二十一次晤谈(星期三)
第二十二次晤谈(星期四)
第二十三次晤谈(星期五)
第二十四次晤谈(星期六)
第二十五次晤谈(星期一)
第二十六次晤谈(星期二)
第二十七次晤谈(星期三)
第二十八次晤谈(星期四)
第二十九次晤谈(星期五)
第三十次晤谈(星期四)
第三十一次晤谈(星期五)
第三十二次晤谈(星期六)
第三十三次晤谈(星期日)
第三十四次晤谈(星期一)
第三十五次晤谈(星期二)
第三十六次晤谈(星期三)
第三十七次晤谈(星期四)
第三十八次晤谈(星期五)
第三十九次晤谈(星期六)
第四十次晤谈(星期四)
第四十一次晤谈(星期三)
第四十二次晤谈(星期四)
第四十三次晤谈(星期五)
第四十四次晤谈(星期六)
第四十五次晤谈(星期日)
第四十六次晤谈(星期一)
第四十七次晤谈(星期二)
第四十八次晤谈(星期三)
第四十九次晤谈(星期四)
第五十次晤谈(星期五)
第五十一次晤谈(星期六)
第五十二次晤谈(星期日)
第五十三次晤谈(星期一)
第五十四次晤谈(星期二)
第五十五次晤谈(星期三)
第五十六次晤谈(星期四)
第五十七次晤谈(星期五)
第五十八次晤谈(星期六)
第五十九次晤谈(星期日)
第六十次晤谈(星期一)
第六十一次晤谈(星期二)
第六十二次晤谈(星期三)
第六十三次晤谈(星期四)
第六十四次晤谈(星期五)
第六十五次晤谈(星期六)
第六十六次晤谈(星期一)
第六十七次晤谈(星期二)
第六十八次晤谈(星期三)
第六十九次晤谈(星期四)
第七十次晤谈(星期五)
第七十一次晤谈(星期六)
第七十二次晤谈(星期一)
第七十三次晤谈(星期二)
第七十四次晤谈(星期三)
第七十五次晤谈(星期四)
第七十六次晤谈(星期五)
第七十七次晤谈(星期六)
第七十八次晤谈(星期一)
第七十九次晤谈(星期二)
第八十次晤谈(星期三)
第八十一次晤谈(星期二)
第八十二次晤谈(星期五)
第八十三次晤谈(星期六)
第八十四次晤谈(星期一)
第八十五次晤谈(星期二)
第八十六次晤谈(星期三)
第八十七次晤谈(星期四)
第八十八次晤谈(星期五)
第八十九次晤谈(星期六)
第九十次晤谈(星期一)
第九十一次晤谈(星期二)
第九十二次晤谈(星期三)
第九十三次(最后一次)晤谈(星期四)
结语
附录一 理查作品集
附录二 克莱因生平年表
作者及出版:
作 者:(英)梅兰妮·克莱因
出 版 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5-01
字 数:119.6万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