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与方法:近代中国的文化政治与知识建构》方维规 电子书
请通过以下商城购买正版书籍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本站电子书版权归原作者及开发商所有,仅限个人测试交流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若有违反您个人权益,请留言反馈删除相关信息。
内容简要:
打包福利下载:http://xz.tbookk.com/d/560517-40700892-0311b2
《思想与方法:近代中国的文化政治与知识建构》是2014年由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思想与方法:近代中国的文化政治与知识建构"国际高端对话暨学术论坛会议文集。为迎2015该论坛的再次召,此次将2014年论坛成果集结出版。 《思想与方法:近代中国的文化政治与知识建构》汇编了海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著名学者,如法兰西学院院士、人文及政治学院院士巴斯蒂,哥廷根大学汉学讲座教授施耐德,四川大学杰出教授罗志田等人的阐述,希望通过高层次的思想交锋,探讨如何在中国问题的内在脉络中探究近代变革的深刻意义。【推荐语】近代中国西学东渐之风潮,改变了有识之士思考民族国家前途的时空观念。新的时空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近人理解古今之变的思维方式,再造了近代中国的文化政治。如何在中国问题的内在脉络中探究近代变革的深刻意义,乃是有待深掘的重要路向。就此而言,重新审视近代中国的文化政治与知识建构之间不断变动的复杂关系,当为相关研究领域的核心议题之一。
【作者】方维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从事中西比较诗学、比较文学、海外汉学研究。
目录:
叙言:概念的历史分量
中国近代思想中的“未来”
前言
一、近代思想中的“未来”
二、历史书写与新“未来”观
三、新“历史哲学”与“未来”
四、“未来”与日常生活行动
余论
天变:近代中国“道”的转化
一、“道一而已”乎?
二、转向“道出于二”
三、往“道通为一”的再转向
四、近代道的时段化
五、中西文化的竞存与融通
六、余论
晚清以来的“复合性思维”
评《中国近代思想中的“未来”》
“进步”“未来”观念之我见 ——对王汎森著述的点滴评议
刍议罗志田论近代中国“道”的转化与文化演变
一、“道”的晦涩与张力
二、文化的理念:“实学派”和启蒙
三、“救亡论”和传统文化的建构
结语
“鞍型期”与概念史 ——兼论东亚转型期概念研究
一、科塞雷克:“鞍型期”与概念史
二、社会,经验,语境
三、“复合单数”与现代概念的“四化”
四、全球视野中的东亚转型期及概念现代化
概念体系史的研究方法 ——从范式转换到概念体系编制史
一、力荐概念体系史的研究
二、研究概念体系史的理由
三、重写文化史
四、学问制度的变迁
五、“energy”的翻译
六、开展文理综合研究
七、从范式转换到概念体系的编制史
知识·政治·文化:晚清接纳“新概念”之多重屏障
一、理解新知识:催生汉语新词的基本因素
二、政治因素:“国家意识”主导下的“新概念”
三、文化因素:针对“东瀛文体”的抗拒
余论、回归“知识”后的持续论辩
俗世化与近代中国的思想变迁
一、前言
二、何谓俗世化?:西方学界之理解
三、“俗世化”理论是否适用于近代中国?
四、结语
“经典时代”还是“子学时代”? ——“中国哲学史”的叙述开端与“中国文明的主体性”问题
一、“截断众流”与“子学时代”——胡适与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叙述开端中的古史观及其不同意趣
二、中国文明多元起源论与“经典时代”像之不同形态——方法论、历史观与中国文明的主体性问题
三、中国规模的文明形成与“天下之中”的“中国”创生
四、余论:“中国哲学史”叙述如何开端?
作为事件的他者 ——近代中日历史教科书里的前近代叙述
引言
一、遣隋使·遣唐使
二、“元寇”
三、“倭寇”
结语
近代中国“自然”观念的诞生
一、晚清辞书中“nature”的释义:从“本性”“天地”“天然”到“自然”
二、从“物”“理”“质力”到“自然”:晚清格致学、科学与nature的实体化过程
三、天、天然、自然与Nature在晚清的融合
四、自然:人文、生命和精神
“西学中源”说与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兴起
一、康熙与“西学中源”说的正统化
二、《畴人传》与“中国历算史”的书写
三、《格致古微》和《格物中法》
四、结语
严复科学思想的渊源:从培根到穆勒
引言
一、《天演论》时期(1895~1898)的“格致”
二、《原富》中的“科学”
三、《群学肄言》中的“科学”
四、《穆勒名学》中的“科学”
不是结语
天下主义/夷夏之辨及其在近代的变异
一、古代中国的天下主义与夷夏之辨
二、夷夏之辨向种族论的蜕变
三、文明论:逆向的天下主义
欧洲称中国为“帝国”的早期历史考察
一、欧美中国史研究中的“帝国”困扰及其由来
二、在欧洲人的眼中,中国究竟什么时候被视为“帝国”?
三、曾德昭的中华帝国志,全书只用过一次“帝国”称呼中国吗?
四、16世纪“中华帝国”称谓在欧洲的确立
五、17世纪初“中华帝国”称谓在欧洲的普遍流行
结语
“共和”的遗产 ——简论民国初期文学文化的转型
一、前言:“共和”的挑战
二、从政治转向“游戏”
三、女子参政运动与男女平权
四、女性主体与私密文学空间
五、余论:“新旧兼备”的文化政治
“恋爱”作为关键词:清末民初新道德与新文学(1900—1920)
一、“恋爱”的诞生
二、“恋爱自由”与“自由恋爱”
三、恋爱与新文艺
结语
“文学批评”作为中国文学研究的方法
一、“文学批评”的现代认知:
二、中国的“批评”与西方的“criticism”
三、个案探讨:朱自清之“文学批评”研究的意义
四、结语
“被创造的传统” ——《人间词话》是如何成为国学经典的?
一
二
三
作者及出版:
作 者:方维规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1-01
字 数:49.1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