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文化生活记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编辑部 电子书
请通过以下商城购买正版书籍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本站电子书版权归原作者及开发商所有,仅限个人测试交流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若有违反您个人权益,请留言反馈删除相关信息。
内容简要:
打包福利下载:http://xz.tbookk.com/d/560517-40700892-0311b2
建国70周年大庆之际,央广文艺之声准备推出一档节目,通过讲述10处文化地标的70年发展变化,展现70年来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成果,在制作节目的同时,文艺之声也联合图书。书中选取了10个我国文化领域*代表性的“文化地标”,如国家图书馆、首都剧场、天桥剧场、中山音乐堂、北京展览馆、工人体育馆、长安大戏院、首都电影院、自然博物馆、北海公园等,这10个文化“文化地标”,见证了我国在出版、话剧、歌剧、美术、音乐等多个文化艺术领域的发展成果。本项目的内容中,细致解读了“地标”们的前世今生,邀请与之一起成长的员工、市民来讲述发生在这里的文化故事。通过一处处建筑的历史变迁,一次次文化活动的辉煌回顾,一位位百姓的亲身感受,以小见大,贴近生活,真切而深地展现中国人民70年来文化生活的发展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放、新时期以来,我国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推荐语】1.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出版图书。 2.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庆特别节目,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3.蓝天野、濮存昕、冯远征、王蓉蓉等文化名家纷纷发声,分享70年我们共同的文化生活记忆。 4.解读文化地标的变迁,讲述文化建设的成就,见证文化事业的繁荣,感受文化生活的升级。 5.图文解读 音频节目,可读可听,更真切感受文化生活的变迁。 6.深采访名家、百姓、职员,共同分享70年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文化生活。
【作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频段涵盖多个文艺类别:文学、曲艺、电影、音乐、娱乐等等,向听众传达更多有品质的文艺作品,为大家带来更丰富的精神生活。多种艺术形式,通过脱口秀、资讯、访谈、文化评论等节目方式,让整个频率成为京城文艺生活的风向标、权威文艺生活的麦克风、精品文艺节目的演艺场。 《中国文化生活记忆》项目的主要执行人有: 白杰戈:长期在国家媒体中承担国内重要专题、突发事件和舆论监督报道的采制,作品多次获亚广联大奖、中国新闻奖和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等。 马宗武: 中央台十佳节目主持人,在读书媒体中享有盛誉,北京国际图书节形象大使,2018年,出版随笔集《我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到你的面前》获“网影响力作家”。 董彬:长期从事文化博物的节目的编播工作,尤其在史地领域展了深研究与独特探索。2016年出版史地类著作《九门内外》,2018年出版《吴哥沉睡四百年》。 其他主创人员均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资深记者及主持人。
目录:
回望70年
系出名门,身世辗转
汉唐风范,端庄典雅
真心爱怜,熠熠生辉
有一种气场叫国家图书馆
百年传承,卓越呈现
文明荟萃,引领中华
身披荣耀,肩负重任
见证70年
国图承载的, 不仅仅是书的力量
见证国图,见证成就
荣誉与重任并存
纸寿千年,诗传万代
家门口的知识宝库和娱乐天地
国图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年少岁月里最美好的记忆
紫电青霜, 王将军之武库
大事年表
记者手记
北海公园
回望70年
源起永定河故道
从别苑到都城
巅峰与浩劫
文人雅士的乌托邦
人民身边的北海公园
见证70年
古老园林与现代科技曾在此交融
再次让我们荡起双桨
北海是我的真爱
家门口的儿童乐园
守护“完整”的北海
大事年表
记者手记
长安大戏院
回望70年
仓库变身戏园子
毛主席和长安大戏院的一段故事
拆迁风波
从西长安街唱到东长安街
不到“长安”,怎知“春色如许”?
长安大戏院观剧攻略
见证70年
长安大戏院的落成,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
我88岁了,我对 长安大戏院很有感情
长安大戏院就像是我家的剧场
长安大戏院是我的福地
长安大戏院对我来说意义不凡
长安让所有京剧人,都能在这个舞台上有所收获
我两岁就开始看京戏
我们因为戏曲最终走到了一起
我是90后,一个月能来长安两三回
大事年表
记者手记
中山音乐堂
回望70年
屈辱中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生
新中国第一个“六一”儿童节
音乐堂开始大量演出的功臣
解决“雨来散”难题
京剧界难以复制的一次盛会
第三次改建
华丽转身为综合性剧场
京城老字号音乐厅打开艺术之门
见证70年
堂内唱戏,堂外叫好
一场空前绝后的梨园盛宴
开放包容的舞台
中山音乐堂: 我梦想起飞的舞台
为孩子们 打开艺术之门
中山音乐堂就像我的家
大事年表
记者手记
首都电影院
回望70年
现在长安街的马路牙子,就是原来首都电影院第十排的位置
动荡年代的初创
建国初期的改建
告别之后的新生
见证70年
非凡70年,见证电影繁荣
这些电影工种已经彻底消失了
20世纪的爱情,就是请你看2毛5的电影,吃6毛钱的紫雪糕
大事年表
记者手记
天桥剧场
回望70年
在人民的地方 建人民的剧场
群贤俱至 大师云集
历经坎坷 涅槃重生
见证70年
追忆旧事,呼唤新生
临危受命,抢建剧场
一代“琼花”,艺绽天桥
芭蕾传承,走向世界
老剧场也要与时俱进,涅槃重生
大事年表
记者手记
首都剧场
回望70年
这是一座建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被视为代表国家戏剧形象的艺术殿堂
这里是产生新中国艺术家,乃至戏剧大师的土壤
话剧《茶馆》在这里诞生
人艺重生复演,热情的观众挤塌了剧场的南围墙
新世纪的新面貌、新成就
见证70年
从舞台上演“洋范儿”到探索话剧艺术的民族化,需要很多年的努力
“看完《雷雨》, 我就决定一辈子干这行!”
我要演一个与以往不同的《雷雨》,作为送给人艺的礼物
我们曾提着大刀站在舞台后看他们演《蔡文姬》
从《茶馆》里的小孙女到人艺唯一在编的女导演
长相曾让我的表演之路充满坎坷,但走进人艺我发现原来我可以
在大连艺校排《雷雨》演鲁妈时,我就在想,我应该能演繁漪
爱情的甜言蜜语 是会说尽的, 而志同道合却是长久的
跑龙套经验都是一点一点画到身上的
来到这里我才知道,每个龙套角色都要写人物小传
上首都剧场看剧,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大事年表
记者手记
北京展览馆
回望70年
展馆起源:中苏友谊的珍贵结晶
萌芽时期:风雨之中的砥砺前行
变革时期:市场化下的激流勇进
新生时期:全球化下的勇攀高峰
见证70年
去北展,看个新鲜
一个火车头, 一段初建时的独特记忆
北京亚运会购物中心,打开一扇亚洲的门
80年代的种子,23年的花
2008年奥运博览会,和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一起的日子
我在“老莫”学会了吃西餐
大事年表
记者手记
北京自然博物馆
回望70年
中国要有一个自己的自然科普基地
强大的自然科普团队
从故宫中诞生,在天坛里扎根
科普研究的前沿阵地
丰富的馆藏
见证70年
麋鹿的回归跟自然博物馆有着直接的关系
做好讲解员这个工作可不容易
博物馆真的是越来越好
小的时候 我就爱来博物馆
大事年表
记者手记
工人体育馆
回望70年
场在馆前,合为工体
独辟蹊径,与众不同
开幕便是巅峰
从国球圣殿到拳击之坛
木地板上的篮球梦
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
文化繁荣,工体转型
见证70年
升国旗的场景, 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中国流行音乐工体馆初相遇
惊险的奥运工期隐患排除
明星我见多了
邓小平同志主动交来茶水钱
做服务,最重要的是眼睛里要有活儿
工人体育馆是咱国家的门面
邓亚萍在我眼前秀恩爱
大事年表
记者手记
作者及出版:
作 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编辑部
出 版 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9-10-01
字 数:11.2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