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bookf.com/

《意识的向度:以胡塞尔为轴心的现象学问题研究》倪梁康 电子书

意识的向度:以胡塞尔为轴心的现象学问题研究

请通过以下商城购买正版书籍

《意识的向度:以胡塞尔为轴心的现象学问题研究》倪梁康 电子书插图1 《意识的向度:以胡塞尔为轴心的现象学问题研究》倪梁康 电子书插图2 《意识的向度:以胡塞尔为轴心的现象学问题研究》倪梁康 电子书插图3 《意识的向度:以胡塞尔为轴心的现象学问题研究》倪梁康 电子书插图4 《意识的向度:以胡塞尔为轴心的现象学问题研究》倪梁康 电子书插图5
图书库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本站电子书版权归原作者及开发商所有,仅限个人测试交流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若有违反您个人权益,请留言反馈删除相关信息。

内容简要:

“意识的向度”,是指从意识的视角看出的方向与获得的维度。本书所表达的思考,或是与这个意识的向度有关,或是在这个向度上行的。它们均属于意识哲学的研究领域。但书中并不着意于对思想史上各种类型意识哲学做比较研究,而主要是围绕胡塞尔现象学在意识哲学层面上行的讨论。内容涵盖了由“意识现象学”引发的方法、背景和相关分析,以及意识现象学视角下的文化和艺术。 意识是了解人性的基础,因为人类的一切心智活动都以意识的存在为前提;而且由于意识活动构造出了世界万物、天地人神,因此意识也是理解与人相关的各类事物的一个角度。明察意识的本质结构,看清其真正所是,终会导致人性的自觉与自我负责。意识现象学充分彰显着一个时代对哲学基本问题的重构与回答。

【作者】倪梁康,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近现代欧洲哲学,尤其是现象学。著有《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自识与反思》等。译有《逻辑研究》、《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八识规矩颂》等。

目录:

引子 绪论 埃德蒙德·胡塞尔与意识现象学 一 面对实事本身的态度与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 二 心理主义初衷与心理主义批判 三 本质直观与意向性描述分析 四 纯粹现象学与超越论还原 五 超越论自我论与超越论交互主体性现象学 六 生活世界与欧洲科学的危机 七 当今胡塞尔现象学研究现状 方法篇 意识现象学的基本方法——通向超越论本质现象学之路 一 本质还原的方法 (一)本质变更法的初步过程 (二)本质变更法的深入 (三)本质变更的概括说明 (四)变更与变化、本质直观与经验一般化的区别 (五)本质变更法的诸因素 二 超越论还原的方法 (一)意向心理学的道路 (二)笛卡尔的道路 (三)康德的道路 三 两个还原的关系和科学总体结构 (一)两条通向超越论本质现象学的道路 (二)科学的总体构造设想 四 两个还原的剩余和超越论本质现象学 (一)现象学的剩余 (二)现象学的各门区域学科 现象学反思的两难——胡塞尔、舍勒、海德格尔在反思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及其内在根源 一 二 三 四 “智性直观”概念的基本含义及其在东西方思想中的不同命运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分析篇 意识现象学的意向分析 一 引论 二 意向分析之一:主体的自识 三 意向分析之二:主体间的互识 四 意向分析之三:主体间的共识 五 结束语 现象学背景中的意向性问题 一 二 三 四 五 文化篇 交互文化现象学略论——关于两种文化问题的讨论 交互文化理解中的“格义”现象——一个交互文化史的和现象学的分析 一 历史研究 (一)狭义的格义与广义的格义 (二)关于格义的特征规定 二 现象学分析 (一)关于格义的现象学分析之可能 (二)格义作为类比 (三)格义作为共现 三 结束语 艺术篇 图像意识的现象学 一 图像意识中的三种客体 二 图像意识中的三种立义 三 图像事物和图像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立义之间的关系 四 图像客体与图像主题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立义之间的关系 五 结束语:第三只眼与精神图像 艺术直观与理念直观的“纯粹性” 背景篇 胡塞尔的意向性概念与休谟的信仰概念 康德哲学中“认之为真”概念分析 一 认之为真 二 意见与知识 三 信仰 四 道德信仰——最狭窄和最真正意义上的信仰 五 物自体——一个知识事物还是一个信仰事物 六 休谟、康德、胡塞尔和世界信仰问题 分析哲学的方法 一 概论——分析哲学作为纯粹的方法 (一)分析哲学的起源和发展 (二)分析哲学的理论背景 (三)分析哲学的方法特征 (四)对分析哲学运动的界定 二 分析哲学代表人物的思维趋向和发展 (一)摩尔的分析哲学思想特征 (二)罗素的分析哲学思想特征 (三)卡尔纳普的分析哲学思想特征 (四)赖尔的分析哲学思想特征 (五)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思想特征 三 分析哲学的方法论共性 四 结束语 牟宗三与现象学 一 牟宗三与胡塞尔 二 牟宗三与海德格尔 三 牟宗三与舍勒 胡塞尔与维特根斯坦:从意识哲学到语言哲学的范式转换 一 维特根斯坦的后期思想是对早期唯我论的克服吗? 二 在私人语言与唯我论之间是否有内在的关系 三 私人语言是否可能 四 私人感觉或私人经验是否可能 五 结语 现象学与逻辑学 一 引论 二 胡塞尔所理解的现象学与逻辑学关系 三 芬克和德里达所涉及的现象学与逻辑学的关系 四 海德格尔所理解的现象学(存在论)与逻辑学的关系 五 结语 Transzendental:含义与中译 一 引言 二 康德的transzendental概念 三 谢林的transzendental概念 四 胡塞尔的transzendental概念 五 结语 观念主义,还是语言主义——对石里克、维特根斯坦与胡塞尔之间争论的追思 一 引论 二 石里克、维特根斯坦与胡塞尔之间的冲突 三 本质直观:方法论的差异 四 立场的分歧:观念主义还是语言主义 五 感想与结论 结语 二十世纪:一个过渡的时代——从现象学的角度回顾本世纪的两个哲学问题 一 引言 二 现象学与本我中心主义 三 现象学与理性中心主义 四 结语 附录 征引与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后记

作者及出版:

作    者:倪梁康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7-01 字    数:34.6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