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哲学——批评与建构》陈波 等 电子书
请通过以下商城购买正版书籍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本站电子书版权归原作者及开发商所有,仅限个人测试交流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若有违反您个人权益,请留言反馈删除相关信息。
内容简要: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项目“分析哲学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新探”(项目批准号12AZD072)的结项成果之一,本项目结项等级为“优秀”。上编为“批评性评论”,其中*专题为“早中期分析哲学”,第二专题为“克里普克哲学”,第三专题为“新近分析哲学”本书下编为“理论性建构”,由 9 章组成,在批判性审视当代西方哲学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阐发和论证了一些带有很大原创性的比较系统的哲学观和学说。
【作者】陈波,1957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领域为逻辑学和分析哲学。先后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美国迈阿密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日本日本大学做访问学者或行合作研究。主要著作有:《逻辑哲学研究》《奎因哲学研究》《悖论研究》《理性的执著》《与大师一起思考》《逻辑学导论》《逻辑学十五讲》等,主编《分析哲学——回顾与反省》、《逻辑学读本》、《逻辑与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合编)、《意义、真理与行动——实用主义经典文选》(合编)、《蒯因著作集》(合编)等。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在国际A&HCI期刊发表英文论文近20篇。其学术成果先后多次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金岳霖学术奖”等奖励。
目录:
序言 上编 批评性评论 一、早中期分析哲学 第1章 分析哲学内部的八次大论战 第2章 20世纪西方语言哲学回眸 第3章 弗雷格的思想理论述要 第4章 超越弗雷格的“第三域”神话 第5章 弗雷格的涵义无穷分层问题 第6章 罗素与金岳霖论归纳问题——中西哲学交流的一个案例 第7章 蒯因的逻辑哲学——重构与反省 第8章 对蒯因真理观的批判性考察 第9章 “根据指称决定者为真”的分析性新解及其问题 第10章 在分析传统和解释学传统之间——冯·赖特的学术贡献[425] 第11章 在逻辑和哲学之间——亨迪卡的学术贡献 二、克里普克哲学 第12章 必然性概念在反描述论论证中的使用 第13章 反驳克里普克反描述论的语义论证 第14章 存在“先验偶然命题”和“后验必然命题”吗?——对克里普克知识论的批评 第15章 个体本质:一条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路径 第16章 自然种类词的逻辑 第17章 分析性与信念之谜 第18章 认知疑难及其解决——二维认知语义学方案 第19章 虚构对象的名字与反描述论论证 第20章 空专名、虚构对象与指称行动 第21章 克里普克的极小固定点真理论 第22章 克里普克论意外考试悖论 三、新近分析哲学 第23章 麦克道尔的两种逻辑空间学说 第24章 麦克道尔论心灵事项的客观意蕴 第25章 对模糊性和连锁悖论的新近研究 第26章 论威廉姆森的认知主义 第27章 反驳威廉姆森关于二值原则的论证 第28章 “知识优先”的认识论——读《知识及其限度》 第29章 对威廉姆森反透明性系列论证的质疑 第30章 威廉姆森对先验后验之分的两个挑战[170] 第31章 论威廉姆森的必然主义 第32章 苏珊·哈克的基础融贯论 下编 理论性建构 第33章 自然语言中词项的指示性使用和谓述性使用 第34章 语言和意义的社会建构论——语言如何工作?意义如何生成? 第35章 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名称究竟如何指称对象? 第36章 演绎的证成——与归纳问题类似的演绎问题 第37章 事实和证据——从哲学和法学的视角看 第38章 现代逻辑视野下的实质真理论研究 第39章 哲学中的可设想性论证及其限度——对形而上学可能性的主体间性解释 第40章 哲学语言及其术语伦理 第41章 哲学研究的两条不同路径——对中国哲学界现状的批评性反省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及出版:
作 者:陈波 等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8-31 字 数:78.5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