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bookf.com/

《后现代论(第2版)》高宣扬 电子书

后现代论(第2版)

请通过以下商城购买正版书籍

《后现代论(第2版)》高宣扬 电子书插图1 《后现代论(第2版)》高宣扬 电子书插图2 《后现代论(第2版)》高宣扬 电子书插图3 《后现代论(第2版)》高宣扬 电子书插图4 《后现代论(第2版)》高宣扬 电子书插图5
图书库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本站电子书版权归原作者及开发商所有,仅限个人测试交流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若有违反您个人权益,请留言反馈删除相关信息。

内容简要: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流行的社会文化思潮之一,也是各种新型社会理论和当代艺术创造的哲学基础。它以多样表达形式和不确定的概念游戏,一方面对启蒙以来的现代性行尖刻的批判和反省,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内在危机的深厚思想根源,另一方面同时提出别出心裁的创造性思路,主张否定传统价值和道德,把“解构”当成创新本身的重要途径,从而为新社会埋下潜在的危机种子。对于后现代主义的悖论性,作者以深浅出的流畅文字,一方面对后现代主义基本概念及其代表人物的基本思想行分析,另一方面又结合当代社会和文化的特征,分析后现代主义的现实意义及其潜在矛盾性。 《后现代论》是作者根据自身亲历并在西方国家就地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写出的,它有利于高等院校师生、研究人员及一般读者从新的角度全面了解后现代主义的内容及其意义。【推荐语】导语_评_推荐词

【作者】高宣扬,华裔法籍哲学家、社会学家兼艺术评论家,祖籍浙江杭州,国务院外国专家局特聘“海外名师”,2010年8月至今为上海交通大学精裕讲席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2004-2010年7月为同济大学特聘华裔法籍专家,时任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院长兼法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1957年考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并于1962年毕业,1962至1966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后工作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研究员,1978年赴法国巴黎大学攻读哲学博士,1983年获博士学位后,应时任巴黎国际哲学研究院院长的德里达的聘请,任教与研究于法国巴黎国际哲学研究院,1984-1988年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政治哲学研究所兼巴黎第十大学教授;1988至2002年,在继续留任法国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的同时,任台湾东吴大学社会学系教授;2002至2004年任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及中央民族大学访问教授。近30多年在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持续行实际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的观察分析及学术调查研究,长期从事哲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目前的研究重方向为:(1)当代法国哲学、(2)德国哲学史、(3)当代社会理论以及当代艺术评论。著有《后现代:思想与艺术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对话》(Le Dialogue),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德国哲学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当代政治哲学》,两卷本,人民出版社,2010年;《德国哲学通史》,三卷本,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及《萨特的密码》,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等35部专著及中外文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第2版前言 初版前言 代自序:在哲学与非哲学中迂回 第一章 从后现代主义的不可界定性谈起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的模糊性 (一)超越传统文化的后现代主义 (二)后现代性的不可表达和非表达特质 (三)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性 (四)跨学科和多流派构成的思潮 (五)后现代思想队伍的复杂性 (六)后现代主义的非同构性 (七)后现代主义同现代主义以及同传统文化的交错性和对立性 (八)后现代自由创作的不确定性原则及其多种可能性 第二节 作为一个历史范畴的“后现代” (一)“后现代”的历史意义 (二)后现代历史观的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基础 (三)“后现代”对传统历史观的批判 (四)“后现代”与“现代”之间的三重结构关系 (五)对“后现代”的历史界限的不同论述 (六)“现代”历史界限的不确定性 (七)资本主义总危机与“后现代” (八)“后现代”历史意义的象征性 第三节 作为一个社会范畴的“后现代” (一)“后现代”社会的特征 (二)“后现代”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 (三)“后现代”社会理论的多元性 (四)现代市民社会的基本观念 (五)哈贝马斯的“市民社会”观念 (六)后现代社会的市民社会特殊结构 (七)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自由 (八)后现代理论家对现代社会的主要挑战 (九)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 (十)后现代社会中的语言游戏 第四节 作为一个文化范畴的“后现代” (一)“后现代”的文化意义 (二)作为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后现代 (三)人类文化的自我批判及其内在动力 (四)“后现代”文化的创造性游戏活动 (五)“后现代”在“现代性”中的诞生 (六)波德莱尔“现代性”创作中的“后现代”因素 (七)“现代性”创作推动下的“后现代性” (八)“现代性”在理论界的扩散 (九)“后现代”概念的系谱学 (十)“后现代”在建筑学的发轫 (十一)“后现代”文学艺术评论的争论浪潮 (十二)后现代的“反文化”原则 (十三)后现代文化的游戏性质 (十四)后现代文化对自由的无限追求 第五节 作为一种心态和思维模式的“后现代” (一)“不可捉摸”和“不可表达”的后现代心态 (二)思考和生活的共同心态模式 (三)“一看就信”和“一看就照做”的后现代心态 (四)不再关心真理的后现代思考方式 第六节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后现代 (一)后现代生活的游戏化 (二)后现代游戏生活方式的社会基础 (三)后现代游戏生活的特征 第七节 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和论述策略的“后现代” (一)“不可表达性”的一种表达方式 (二)对传统语言表达方式的抗议和挑战 (三)话语和论述的现实力量 (四)作为一种存在的话语 (五)后现代主义所批判的传统论述 (六)后现代社会各种话语的增殖和散播特征 (七)后现代话语和论述的基本策略 第八节 作为一种“去正当化”程序的后现代 (一)正当化问题的重要性 (二)正当化的基本含义 (三)正当化在西方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的不同模式 (四)正当化模式及其双重程序:确认和排斥 (五)韦伯的正当化理论 (六)知识在资本主义正当化中的重要地位 (七)后现代“去正当化”的基本问题 (八)哈贝马斯关于当代社会正当化的独特论述 第九节 简单的结论 第二章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超越 第一节 现代性自启蒙运动以来的发展及其特征 (一)作为后现代批判的出发点的“现代性” (二)对“现代性”的最初批判 (三)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对“现代性”的批判 (四)米歇·福柯对现代性的批判 (五)现代性在启蒙运动中的历史特征 (六)作为现代性心态核心的个人自主性和自觉性 (七)启蒙运动对于知识的崇尚 (八)“现代性”高度成熟的晚期资本主义 (九)贝尔对现代性的批判 (十)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批判 第二节 “后现代”对现代人文主义的批判和超越 (一)作为西方传统文化核心的人文主义 (二)作为“现代性”主要构成部分的新人文主义 (三)现代新人文主义所遭受的历史批判 (四)马克思对于新人文主义的批判 (五)尼采对于人文主义的批判及其对后现代性的影响 (六)由“此在”出发批判人文主义的海德格尔 (七)以“此在”的日常生活结构批判人文主义 (八)以诠释学途径解构人文主义传统 (九)以“死亡”概念重构人文主义 (十)通过“语言论述”理解和重构人生 (十一)对“说话”的人生结构的分析 (十二)德里达对于人文主义的解构 (十三)福柯新尼采主义的反人文主义解构原则 (十四)利奥塔的后现代“非人性”新概念 第三节 “后现代”对于现代科学知识的批判和超越 (一)启蒙运动以来对知识的推崇 (二)后现代主义批判现代知识的意义 (三)对知识的信息化的批判 (四)后现代社会知识的信息化 (五)当代信息的独特社会地位 (六)信息的符码化及其社会意义 (七)知识真理标准客观性的丧失 (八)后现代信息的媒体化 (九)知识论述和信息系统的权力功能 (十)信息化对于伦理价值体系的冲击 第四节 “后现代”对于现代批判精神的批判 (一)后现代主义同现代主义批判精神的双重关系 (二)“批判”在古希腊的意义 (三)理性中心主义批判原则的确立 (四)康德的批判精神和基本原则 (五)康德对人类认知能力的批判 (六)康德对人类行动道德性条件的批判 (七)人类品味判断的理性原则 (八)康德批判精神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发展 (九)马克思对于现代批判精神的批判 (十)现代理性批判精神的危机 (十一)法兰克福学派新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 (十二)尼采批判精神的再发扬 (十三)福柯的永恒批判态度 第三章 从符号批判、话语解构到拟像游戏 第一节 符号和话语解构对于后现代主义的极端重要性 (一)符号是文化生产和再生产的关键中介因素 (二)当代社会文化再生产中的符号游戏 (三)当代符号区分化中意义结构的特殊运作 第二节 乔治·巴岱对语言的批判 (一)在语言批判中同时探索生命和创作的奥秘 (二)在创作中批判语言和逾越生命的界限 (三)文学是“恶”的基本表现形式 (四)在神秘的内心经验中逾越语言的界限 (五)语言和死亡的神秘性及其本体论意义 (六)情欲就是对于生死的最高赞许 第三节 拉康对人的心态和语言的符号批判 (一)对潜意识结构进行语言分析的历史基础 (二)潜意识是语言运用多元结构的内在基础 (三)对传统主体论的重建 (四)拉康精神分析学语言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四节 罗兰·巴特所开创的符号批判 (一)罗兰·巴特符号论的后现代意义 (二)罗兰·巴特基本著作的符号论意义 (三)作为符号解构学的文学评论活动 (四)符号的神秘化及其意识形态性质 (五)将符号和话语神秘化的符号神话学 (六)对社会文化进行符号解码的典范 (七)语言学符号与符号论符号的区别 (八)巴特符号论的后现代意义 第五节 鲍德里亚拟像游戏理论和基本策略 第四章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第一节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过渡 (一)结构主义的两大发展方向 (二)后结构主义对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的批判 (三)后结构主义对于结构主义的超越 (四)后结构主义对话语论述的解构 (五)对传统话语论述策略的解构 (六)话语论述散播和增殖的社会机制 (七)作为“事件”的话语和论述 (八)在解构知识论述中批判传统知识论和真理论 (九)将自由创作的运动引向语言文字以外的场域 第二节 德里达对传统话语的解构策略 第三节 在书写的“延异”中进行创造游戏 第四节 在超语言的符号游戏中开拓自由 第五章 福柯对“现代性”的后结构主义批判 第一节 福柯在后现代文化中的特殊性 (一)对后现代的重大影响 (二)处于怪异时代的怪异人物 (三)福柯对前代批判成果的继承 (四)福柯自由观与萨特自由观的异同点 (五)从知识史到知识考古学的转折 第二节 知识考古学的性质 (一)知识考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二)知识考古学研究三大历史阶段的特征 (三)知识考古学同权力系谱学的相互关联 (四)对于语言论述形成和扩散过程的社会分析 第三节 对于主体的解构 (一)对三种主体模式的“人文科学考古学”研究 (二)认知主体与生活主体建构的一致性 (三)主体化同思想的相互关系 第四节 对于自身实际技术的批判 (一)对现代知识论述实际运用技术的揭露 (二)集中批判关于政权实际运作的法规论述 第五节 权力系谱学的策略 (一)福柯对于传统权力观的批判 (二)在力量关系网络中分析权力 (三)在权力运作及其策略中分析权力 (四)全面批判不同领域中的权力网络 第六节 对于身体和性的生命权力的分析 (一)关于生命权力的运作 (二)对于“自身的技巧”的历史本体论研究 (三)“身体”的规训及其主体化 (四)性的道德权力系谱学 第六章 后现代女性主义 第一节 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史前史 第二节 对“性”的传统论述的批判 第三节 后现代女性主义在各学科的扩散 第四节 关于女性躯体的论述 第七章 后现代主义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 (一)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的多元性 (二)后现代文学批评的两大历史先驱 (三)对尼采美学的超越 第二节 从伽达默尔到德里达的诠释学转折 (一)“诠释学转折”的后现代意义 (二)“接受美学”对于后现代文学评论的启示 (三)从“诠释学转折”到“解构” (四)诠释的双重本体论意义 (五)作为模糊化原则的解构 (六)把模糊化当成自由创造可能性的基础 (七)通过符号不断差异化发扬模糊化 (八)在痕迹中诠释并发扬符号差异化 (九)阅读和诠释是创作游戏的起点 (十)在不断的诠释延异中使文学类型不确定化 第三节 耶鲁学派的崛起及发展 (一)耶鲁学派的“解构”式阅读 (二)作为耶鲁学派前身的新批评派 (三)“不可阅读性”的重要意义 (四)耶鲁学派的哲学特征 (五)追求阅读中的修辞和特殊文风 (六)追求不可化约的“特殊性”的“文学化哲学” (七)对于“美学的意识形态”的批判 (八)寻求文学的不确定性 第四节 欧美后现代文学批评新浪潮 (一)苏珊·朗格的“情感象征论” (二)克里斯蒂娃的“文本间性”概念 第八章 后现代艺术的反文化性质 第一节 荒谬的普遍性与艺术的荒谬性 (一)世界和人生的荒谬是艺术荒谬性的基础 (二)语言的荒谬性加剧了生活和艺术的荒谬性 (三)古希腊神话所表现的艺术荒谬性 (四)现代性发展中的荒谬性与反荒谬 (五)以荒谬反荒谬的后现代艺术 第二节 从“荒谬剧”到“反艺术”的发展 (一)后现代主义“荒谬剧”的产生过程 (二)荒谬剧和其他后现代剧的多元化美学基础 第三节 作为“反艺术”基本范畴的“荒谬” (一)“解构”就是艺术荒谬化和非语言化 (二)生活中实际荒谬的极端化 (三)通过艺术“色情化”达到荒谬化 (四)反艺术荒谬创作的中介性和象征性 (五)以“嘉年华式”酒醉狂欢模式呈现荒谬 (六)作为创作自由的反艺术荒谬原则 第四节 从现代美学到后现代反美学的过渡 (一)本雅明的混沌美学 (二)阿多诺的“无调”美学的吊诡性 第五节 艺术的非定义和无定义 (一)后现代“反艺术”对艺术定义的探讨 (二)艺术定义化的形而上学基础 (三)贬低和扭曲艺术的传统艺术定义 (四)艺术和生活一样是不可定义的 (五)后现代反艺术对艺术定义的特殊态度 (六)艺术和自由一样都是不可界定的 第六节 关于艺术的形式美 第七节 在“反艺术”中实现后现代艺术的创新游戏 (一)在游戏中创作的后现代艺术 (二)后现代艺术游戏的形式性及其超形式化 (三)作者死亡化的创作游戏 (四)后现代艺术游戏的象征化 第八节 后现代艺术的正当化问题 (一)后现代艺术的“去正当化”性质 (二)后现代艺术同“大众文化”的双重矛盾 参考文献 2004年简体字版跋

作者及出版:

作    者:高宣扬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7-15 字    数:56.1万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