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bookf.com/

《中国儒学史·宋元卷》陈来,杨立华,杨柱才,方旭东 电子书

中国儒学史·宋元卷

请通过以下商城购买正版书籍

《中国儒学史·宋元卷》陈来,杨立华,杨柱才,方旭东 电子书插图1 《中国儒学史·宋元卷》陈来,杨立华,杨柱才,方旭东 电子书插图2 《中国儒学史·宋元卷》陈来,杨立华,杨柱才,方旭东 电子书插图3 《中国儒学史·宋元卷》陈来,杨立华,杨柱才,方旭东 电子书插图4 《中国儒学史·宋元卷》陈来,杨立华,杨柱才,方旭东 电子书插图5
图书库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本站电子书版权归原作者及开发商所有,仅限个人测试交流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若有违反您个人权益,请留言反馈删除相关信息。

内容简要:

    中国儒学史项目的立项、分工、经费筹集等,前后经历颇久,致使作者往往不能集中写作,难以一气呵成,且文字的风格也不尽一致。按照分工的设计,本卷计划字数为不超过五十万字,应当说,这个篇幅对于全面呈现宋元时代的儒学面貌,是很不够的。因此,本卷的指导思想是,在有限的篇幅内呈现的宋元的儒学史,仍须以叙述儒学思想史为主;思想的叙述不限于哲学,但应达到一定的深度,而不能浅尝辄止。故本卷框架和结构的设计多以思想家和学派为单元,而思想家的选择也未面面俱到,以突出主要的儒学思想家的贡献为目的。在这个总的思想和写作框架下,力求在写法和具体研究方面有所深和创新,至于实际成效如何,就有待读者的评说了。

目录:

总序 宋代部分 绪说 北宋前期的儒学与经学 第一节 胡瑗的《周易口义》 第二节 孙复的《春秋尊王发微》 第三节 刘敞的《春秋》学 第一章 范仲淹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忧以天下 第二节 论近名 第三节 《易义》的解易 第四节 兼容释老 第二章 欧阳修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论本末 第二节 论朋党 第三节 论正统 第四节 经学 第三章 司马光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疑孟论 第二节 才德与举选 第三节 中和说 第四节 格物说 第五节 乐与养生 第六节 易学 第四章 王安石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儒学传承谱系之检讨 第二节 天人关系论 第三节 性命学说 第四节 圣王之道与儒者修身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周敦颐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太极图说》 第二节 孔颜乐处 第三节 周敦颐的地位及影响 第六章 张载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气本 第二节 神化 第三节 感与性 第四节 礼乐 第五节 井田与封建 第六节 经学 第七章 程颢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辨佛 第二节 新法 第三节 风习与教化 第四节 物理与天理 第五节 气化与生死 第六节 道学话语建构 第八章 程颐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周易程氏传》 第二节 四书阐释 第九章 苏轼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性与道 第二节 论礼乐 第三节 论朋党与养士 第四节 论释老 第十章 吕大临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礼记解》 第二节 《吕氏乡约乡仪》 第十一章 谢良佐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儒佛异同 第二节 鬼神 第三节 天理 第四节 论仁 第五节 论敬 第六节 去矜 第十二章 杨时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新学驳议 第二节 儒佛 第三节 理一分殊 第四节 知仁与体验未发 第十三章 胡宏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儒学经典及经史关系 第二节 《知言》关于天命心性仁敬的学说 第十四章 张栻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继承程氏解经思想 第二节 太极体性 第三节 仁兼该体用,贯通动静 第四节 居敬穷理 第十五章 朱熹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绪言 第二节 朱熹《大学章句》的解释特点 第三节 朱熹《中庸章句》及其儒学思想 第四节 朱熹《论语集注》的儒学思想 第五节 朱熹《孟子集注》及其儒学思想 第十六章 朱熹门人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黄榦 第二节 陈淳 第三节 程端蒙 第十七章 陆九渊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宇宙与吾心 第二节 本心与心即理 第三节 简易与涵养 第四节 心学与实学 第五节 小结 第十八章 陈亮与叶适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吕祖谦 第二节 陈亮 第三节 叶适 金元部分 第一章 金代儒学述略 第一节 赵秉文 第二节 李纯甫 第二章 许衡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理本论 第二节 知行观 第三节 人性论 第四节 治生论 第三章 刘因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安贫识颜乐 第二节 静观见道体 第三节 论人本理气 第四节 象数合周邵 第五节 为学重次第 第四章 吴澄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理气论 第二节 太极论 第三节 性情论 第四节 心学观 第五节 物论 第五章 许谦与金华朱学 第一节 金履祥 第二节 许谦 第六章 元代陆学 第一节 刘埙 第二节 陈苑 第三节 危素 第四节 赵偕 第五节 郑玉 第六节 余论 后记

作者及出版:

作    者:陈来,杨立华,杨柱才,方旭东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2-01 字    数:50.9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