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bookf.com/

《无处安放的同情:关于全球化的道德思想实验》【德】汉宁•里德 著周雨霏 译 电子书

无处安放的同情:关于全球化的道德思想实验

请通过以下商城购买正版书籍

《无处安放的同情:关于全球化的道德思想实验》【德】汉宁•里德 著周雨霏 译 电子书插图1 《无处安放的同情:关于全球化的道德思想实验》【德】汉宁•里德 著周雨霏 译 电子书插图2 《无处安放的同情:关于全球化的道德思想实验》【德】汉宁•里德 著周雨霏 译 电子书插图3 《无处安放的同情:关于全球化的道德思想实验》【德】汉宁•里德 著周雨霏 译 电子书插图4 《无处安放的同情:关于全球化的道德思想实验》【德】汉宁•里德 著周雨霏 译 电子书插图5
图书库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本站电子书版权归原作者及开发商所有,仅限个人测试交流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若有违反您个人权益,请留言反馈删除相关信息。

内容简要: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远处的灾难报以极大的同情,却对身边的不幸兴趣寥寥?世界被科技手段无限缩小,也把远处的不幸拉近到每个人身边。狄德罗相信五感的界限就是道德的界限,传媒技术将我们的感知力拓展到全球,让我们对千里之外的陌生人似乎也产生了道德责任;而卢梭认为人类的情感被距离拉伸时,必然会挥发、黯淡,我们之所以如此关注远处的灾难,正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承担身边的义务。 德国知名作家、莱比锡图书奖得主汉宁·里德引用了十八世纪以来的几个著名思想实验,巴尔扎克、卢梭、伏尔泰、亚当·斯密等启蒙精英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弗洛伊德、荣格等文学与思想巨擘跨越时空的思想交锋,掀起了一场关于世界大同的道德辩论。【推荐语】全球化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传媒技术足以将灾难的现场在视觉和听觉上带到我们身边,是否会让我们对不相识的他者产生一种“四海之内皆兄弟”式的同情呢?而这种同情心,将指引人们走向无边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一种抽象的伪道德,不指向任何具体的行为,*终让人们在伦理方面成为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呢?

【作者】【英】汉宁·里德(Henning Ritter)  著 德国著名作家、翻译家,莱比锡图书奖得主,哲学家约阿希姆•里德之子,汉堡大学荣誉博士。著有《长长的影子》《笔记本》《征服者:20世纪的思想家》等作品。   周雨霏 译 德意志日本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日本大阪大学文学研究科特聘讲师。研究方向为20世纪德国社会思想在日本的传播与受。

目录:

版权页 译者序 目录 导言 第一部 杀死满大人 第二部 道德的地理学 第三部 遥望远处的灾难 第四部 塞住两耳的哲学家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作者及出版:

作    者:【德】汉宁•里德 著
周雨霏 译

出 版 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1-01 字    数:5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