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bookf.com/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材·实验心理学(第2版)》朱滢 电子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材·实验心理学(第2版)

请通过以下商城购买正版书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材·实验心理学(第2版)》朱滢 电子书插图1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材·实验心理学(第2版)》朱滢 电子书插图2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材·实验心理学(第2版)》朱滢 电子书插图3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材·实验心理学(第2版)》朱滢 电子书插图4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材·实验心理学(第2版)》朱滢 电子书插图5
图书库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本站电子书版权归原作者及开发商所有,仅限个人测试交流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若有违反您个人权益,请留言反馈删除相关信息。

内容简要: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材:实验心理学(第2版)》在介绍实验设计、心理物理学方法和反应时间之后,对各个重要的心理学领域如视觉与听觉、知觉、注意、记忆、心理语言学、思维、社会认知、意识等实验研究,作了较系统的叙述,特别是包含了一些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因为现在认知神经科学在所有的心理学领域都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材:实验心理学(第2版)》还着重介绍了脑认知成像技术与眼动实验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材:实验心理学(第2版)》可作各类大学心理学系、心理学专业和教育系实验心理学课程的主要教材或参考书,并可供心理学、医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工作者参考。实验心理学是将实验研究的方法应用于心理学各个领域的一个心理学分支。

目录:

前 言

第1章 引 论

一、实验与观察

二、心理学实验和它的各种变量

(一)自变量

1.刺激特点自变量

2.环境特点自变量

3.被试特点自变量

4.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

(二)因变量

1.因变量的可靠性即信度

2.因变量的有效性即效度

3.因变量的敏感性

(三)额外变量或自变量的混淆

三、实验范式

四、心理学规律的性质

第2章 实验设计与数据统计分析

一、实验设计中的基本问题

(一)变量的选择与控制

1.变量的选择

2.实验设计中的控制

3.实验误差

(二)实验中的效度

1.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2.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

二、真实验设计

(一)完全随机化设计

1.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2.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

3.随机多组后测设计

(二)多因素实验设计

1.完全随机析因设计的类型

2.完全随机双因素析因设计

3.双因素析因设计的主要效应和交互作用的效应

(三)随机化区组设计

1.随机化区组单因素设计

2.随机化区组多因素设计

三、准实验设计和非实验设计

(一)准实验设计

1.单组准实验设计

2.多组准实验设计

(二)非实验设计

1.单组后测设计

2.单组前测后测设计

3.固定组比较设计

4.事后回溯设计

第3章 心理物理学方法

一、感觉阈限的测量

(一)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

1.最小变化法

2.恒定刺激法

3.平均误差法

二、信号检测论

(一)色子游戏

1.击中与漏报

2.虚报与正确否定

3.标准的移动

4.操作特征曲线

(二)人对信号刺激的觉察

(三)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方法

1.有无法

2.评价法

三、心理量表

(一)差别阈限法、等距量表与Fechner定律

(二)数量估计法、比例量表与Stevens定律

(三)心理物理判断的相对性

(四)对偶比较法、等级排列法与顺序量表

第4章 反应时间

一、反应时间的概述

(一)反应时间的概念

(二)反应时间的研究简史

二、反应时间的测定方法

(一)反应时间的相减法

(二)反应时间的相加因素法

(三)反应时间的“开窗”实验

(四)反应时间的速度与准确率权衡现象及其分离技术

1.速度与准确率权衡现象

2.反应时的速度与准确率分离技术

三、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

(一)反应时间与刺激强度有关

(二)反应时间与刺激的时间特性以及空间特性有关

(三)反应时间与所刺激的感觉器官有关

(四)反应时间与被试的机体状态有关

1.反应时间与机体的适应水平

2.反应时间与被试的准备状态

3.反应时间与额外动机

4.反应时间与被试的年龄

5.反应时间与练习

6.反应时间与个体差异

四、测量反应时间的仪器和注意事项

(一)测量反应时间的仪器

1.自由落体尺计时器

2.机械的钟表计时器

3.电子计时器

4.特殊摄影

5.刺激与反应键

6.以计算机作为测量反应时的工具

(二)测量反应时间的注意事项

1.避免过早的反应以及其他错误的反应

2.反应数目要和刺激数目相等

第5章 视觉与听觉

一、视觉系统

(一)眼睛

(二)视神经通路与大脑

(三)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四)特征觉察器(feature detectors)的概念

二、视觉的基本功能

(一)视觉的感受性

1.光谱感受性

2.暗适应与光适应

(二)空间辨别

1.觉察

2.定位、解像与识别

(三)时间辨别

(四)客体的识别与定位:焦点系统与周围系统

三、颜色视觉

(一)颜色的明度、色调和饱和度

(二)颜色混合

(三)颜色理论

(四)色盲

四、听觉系统

(一)耳的结构

(二)外周神经系统

(三)听皮层

五、响度与音高量表

(一)听觉感受性

(二)听觉掩蔽

(三)响度

(四)音高

(五)双耳听觉

六、空间听觉

(一)水平面的定位和空间分辨

(二)垂直平面的定位的分辨率

(三)距离知觉

第6章 知 觉

一、知觉的基本问题

(一)直接和间接知觉

(二)意识和知觉

二、知觉组织的高级过程

(一)图形—背景知觉

1.图形-背景之间的知觉差异(perceptual differences between figure and ground)

2.图形-背景和知觉组织

(二)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理论

1.格式塔心理学的组织原则

2.组织作用的测量(measures of grouping effects)

(三)形状知觉的拓扑学研究

1.视觉系统对拓扑差异的敏感性

2.封闭性和图形结构的优势效应

3.拓扑不变性质和似动现象

(四)影响形状知觉的时间因素

1.掩蔽

2.后效

(五)知觉定势

三、运动知觉

(一)运动觉察器

(二)诱导运动

(三)似动现象

(四)自主运动

(五)运动后效

四、单眼和双眼视觉

(一)立体知觉的单眼线索

1.插入

2.空气透视

3.阴影

4.线条透视

5.结构级差(texture gradients)

6.相对大小

7.熟悉大小

8.运动视差

9.调节

(二)双眼线索(binocular cues)

1.辅合

2.双眼视差

(三)深度线索的交互作用

五、恒常性和错觉

(一)知觉恒常性

1.明度恒常性

2.大小恒常性

3.形状恒常性

(二)视错觉

1.月亮错觉

2.其他错觉

3.错觉产生的原因

第7章 注 意

一、信息加工方法

(一)选择性注意

1.双听测验

2.理论模型

(二)分散注意

1.双任务冲突

2.注意的瞬脱效应

(三)注意的控制作用

1.刺激和反应协同性范式

2.维度重叠框架

(四)注意与其他心理过程的关系

二、认知神经科学方法

(一)注意的认知神经科学定义

(二)注意的功能

1.警觉功能

2.定向功能

3.执行控制功能

4.注意功能的测量

(三)注意的神经网络

1.警觉网络

2.定向网络

3.执行控制网络

(四)注意的认知神经理论

1.冲突的监测和冲突的解决

2.目标指引和刺激驱动

3.反应的期待及反应的冲突

4.注意的调控作用

第8章 记 忆

一、记忆过程:编码、存储与提取

(一)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

1.感觉存储或感觉记忆

2.短时存储或短时记忆

3.区分短时存储与长时存储的证据

4.短时存储与长时存储的区分仍然有效吗

(二)记忆的加工层次

1.记忆的多重储存模型的合理性及其弱点

2.加工层次的途径

3.加工层次途径的贡献及问题

(三)记忆的提取过程

二、启动效应与记忆系统

(一)启动效应的概念与测量方法

(二)遗忘症病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

(三)正常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

(四)关于启动效应的两种观点

1.多重记忆系统的观点

2.传输适当认知程序的观点

三、构建记忆及记忆抑制

(一)构建记忆

(二)记忆过程中的抑制

1.定向遗忘

2.提取诱发遗忘

第9章 心理语言学

一、言语产生

(一)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1.储存的语言信息

2.语言信息提取的时间进程

3.词汇产生模型

(二)整合存储的信息

1.从认知到句法:语法编码

2.从句法到语音:音韵编码

二、语言理解

(一)词汇理解

1.视觉词汇通达

2.听觉词汇通达

(二)语句理解

1.模块化理论

2.交互作用理论

(三)篇章理解

1.情境模型

2.情境模型发展

三、语言习得与发展

(一)语言习得

1.母语音位范畴习得

2.婴儿对言语中单词的分离

3.婴幼儿单词习得

(二)阅读发展和阅读障碍

1.阅读发展

2.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

第10章 思 维

一、问题解决

1.功能固定化(functional fixity)

2.定势(set)的作用

3.噪声

二、问题解决的计算机模拟

三、思维的计算机模拟的局限性

四、推 理

(一)关系推理的研究

(二)推理与工作记忆

(三)内容与推理

(四)推理与大脑

五、决 策

(一)决策策略

1.代表性

2.可利用性

3.顺应

(二)概率判断

1.降水概率预报

2.概率判断的准确性

第11章 社会认知

一、理解他人

(一)社会认知的记忆

(二)移情

二、理解自我

(一)自我面孔识别

1.幼儿

2.成人

(二)自我反思

1.自我参照效应的实验范式

2.文化对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

3.文化对自我神经机制的影响

(三)自传体记忆

1.自我记忆系统

2.自传体记忆的研究方法

3.自传体记忆的神经机制

三、合 作

四、文化对知觉的影响

第12章 意 识

意识的基本概念

一、意识的实验研究方法

(一)任务分离的研究范式

1.意识的内省测量

2.意识的行为测量

(二)质的差异的研究范式

(三)视盲现象

1.不注意视盲

2.运动诱发视盲

(四)双眼竞争

(五)持续闪烁抑制

二、意识的神经机制研究

第13章 眼动实验法

一、眼动实验方法

1.电流记录法

2.光学记录法

二、眼动实验原理

(一)眼动的生理机制

(二)眼动的基本形式

1.注视(fixation)

2.跳动(saccades)

3.追随运动(pursuit movement)

(三)眼动信息加工模型

1.视觉缓冲加工模型

2.眼-脑加工模型

3.副中央凹加工模型

4.平行眼动程序模型

5.策略-方法模型

6.快速眼跳程序模型

三、心理学中的眼动实验研究

(一)阅读的眼动研究

1.阅读中眼运动的基础研究

2.阅读理解过程中的眼动研究

(二)图形认知的眼动研究

1.眼动与图画观看

2.眼动与视觉搜索和模式识别

(三)眼动与其他心理活动

1.眼动与视错觉

2.眼动与双关图形

3.眼动与心理表征

4.眼动与性格特征

第14章 脑认知成像技术与知觉研究

一、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关联问题和脑认知成像技术

二、现代脑认知成像技术简介

(一)正电子发射层析照相术

(二)功能磁共振成像术

(三)高分辨率脑电

(四)高分辨率脑磁图

1.超导量子干涉仪

2.磁屏蔽室

3.梯度仪

(五)内源信号光学成像

三、功能磁共振成像

(一)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

(二)fMRI原理

1.BOLD效应

2.EPI(echo-planar imaging,回波平面成像)技术

3.fMRI认知成像方法

四、研究实例:似动的fMRI研究

五、小结与展望

附录1 谈心理学实验方法的几个问题①

一、心理学实验的基本原则

1.心理学实验的各种变量

2.被试的选择

3.仪器

二、实验设计简介

1.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2.比较实验

3.关于比较实验的显著性考验

4.多变量实验

附录2 拓扑性质知觉理论

一、理论概述

二、早期拓扑性质知觉

1.视觉系统对拓扑差异之敏感性

2.拓扑不变性质与似动现象

3.错觉性结合(illusory conjunction)

4.动物实验之依据:蜜蜂的整体知觉

三、形状知觉中的拓扑结构与功能性层次

1.爱耳浪根纲领

2.封闭性和图形结构的优势效应

3.整体优先假设

4.来自fMRI实验之证据

四、拓扑性质知觉理论的意义

附录3 语言与脑

附录4 道德的本源*

作者及出版:

作    者:朱滢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8-01

字    数:43.7万

其他打包赠送下载:
http://xz.tbookk.com/d/560517-40700892-0311b2

健康养此处内容已经被作者隐藏,请输入验证码查看内容
验证码:
请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回复“验证码”,获取验证码。在微信里搜索“健康养”或者“dbookf”或者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都可以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

本资源搜索于网络资源盘,不断更新。具体书籍下载请见文章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