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bookf.com/

《危机和创伤中成长:10位心理专家危机干预之道》方新,主编 电子书

危机和创伤中成长:10位心理专家危机干预之道

请通过以下商城购买正版书籍

《危机和创伤中成长:10位心理专家危机干预之道》方新,主编 电子书插图1 《危机和创伤中成长:10位心理专家危机干预之道》方新,主编 电子书插图2 《危机和创伤中成长:10位心理专家危机干预之道》方新,主编 电子书插图3 《危机和创伤中成长:10位心理专家危机干预之道》方新,主编 电子书插图4 《危机和创伤中成长:10位心理专家危机干预之道》方新,主编 电子书插图5
图书库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本站电子书版权归原作者及开发商所有,仅限个人测试交流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若有违反您个人权益,请留言反馈删除相关信息。

内容简要:

本书由“致道中和”危机干预万人公益大讲堂中10位心理学专家的直播内容整理而成。本次万人大讲堂得以成功举办,除了10位专业大咖的鼎力支持以外,也离不开50位志愿者的倾情付出,非常感谢他们的付出和爱心奉献。他们都是心理学专业同行,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尽职尽责。从初的队伍组建,到学习群的运营和管理,再到每期讲座的逐字稿誊录和简报撰写,他们不仅热爱学习、精进专业,也克服各种困难,为群里的近500名学员适时答疑,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整个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志愿者们纷纷表示,每周六已经养成习惯,提前“搬好小板凳”进行学习,不仅学习专业知识,也从方老师和其他9位专家身上收获满满的感动。不少志愿者在活动结束后给我们发来感言,表达了的所思所想。

目录:

作者简介

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 道·创伤事件的觉悟

01 情绪和智慧的大脑:在疫情中心的无力感

灾难中的情绪与思考

疫情期间关于创伤、防御等议题的心理学视角思考

Q&A 答读者问

推荐书单

02 穿越至暗时刻的光:直面生死

故事一 社会与政策:映秀失独家庭与中国人的自杀率骤降现象

故事二 文化与信念:林奕含的悲剧

故事三 文化与体制:主动干预

故事四 媒体与网络:某大型工厂的自杀事件

故事五 社会机构与环境:北京监狱服刑人员

故事六 教育、“空心”与价值观:来访者的故事

故事七 那些温暖我的时刻

Q&A 答读者问

03 凤凰涅槃:在绝望感中逆行

疫情与创伤的开端

心理创伤干预中的7点警示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04 灿烂的拐点:生命意义和生活的重建

我眼中的心理治疗

我眼中的危机和创伤

参与心理干预的心路历程

第二部分 术·创伤事件的心理干预方法

05 科学有序的专业心理服务的基石:危机干预伦理

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规范

如何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实践

心理援助热线以及工作伦理

Q&A 答读者问

06 你我都是心理治疗师:创伤事件的社会心理支持

灾后心理社会支持不同于平时的心理支持

灾后心理社会支持的目标

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在中国的发展

Q&A 答读者问

推荐书单

07 共情的力量:灾后心理援助的回忆与思考

灾后心理援助的两个现场

灾后心理援助的特点

第一现场的工作经验总结

第二现场的工作

面对心理危机的应对方式

一次性咨询的模式

援助人员的自我防护

Q&A 答读者问

第三部分 器·助人者的自我成长

08 离见能见:情感卷入和自我觉察之间的撕扯

心理危机干预经历分享

一线医护人员到底需要心理干预吗

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自我觉察和情绪回顾

Q&A 答读者问

09 创伤后成长:应对应激和压力的“双刃剑”

助人者们,用爱心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百炼成钢,成为心理健康的助人者

我的成长经历:看淡生死,勤勉奋进,踏浪前行

10 天人合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灾难与应对

中医学人的心理学之路

我的传统文化视角

从天人合一视角看灾难

天人合一视角下灾难的应对

给生命和生活留一点空白

结语

附录A 危机管理中的SAFER-R模型

危机干预的指导原则

国际前沿的SAFER-R模型

疫情中热线危机干预的具体建议

附录B 唤醒你的内在生命力

使用说明

《唤醒你的内在生命力》文字稿

后记 志愿者感言

作者及出版:

作    者:方新,主编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1-01

字    数:13.3万

其他打包赠送下载:
http://xz.tbookk.com/d/560517-40700892-0311b2

健康养此处内容已经被作者隐藏,请输入验证码查看内容
验证码:
请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回复“验证码”,获取验证码。在微信里搜索“健康养”或者“dbookf”或者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都可以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

本资源搜索于网络资源盘,不断更新。具体书籍下载请见文章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