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bookf.com/

《阿登纳回忆录(套装共4册)》(德)康德拉·阿登纳 电子书

阿登纳回忆录(套装共4册)

请通过以下商城购买正版书籍

《阿登纳回忆录(套装共4册)》(德)康德拉·阿登纳 电子书插图1 《阿登纳回忆录(套装共4册)》(德)康德拉·阿登纳 电子书插图2 《阿登纳回忆录(套装共4册)》(德)康德拉·阿登纳 电子书插图3 《阿登纳回忆录(套装共4册)》(德)康德拉·阿登纳 电子书插图4 《阿登纳回忆录(套装共4册)》(德)康德拉·阿登纳 电子书插图5
图书库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本站电子书版权归原作者及开发商所有,仅限个人测试交流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若有违反您个人权益,请留言反馈删除相关信息。

下载地址:

http://xz.tbookk.com/d/560517-40700892-0311b2

健康养此处内容已经被作者隐藏,请输入验证码查看内容
验证码:
请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回复“验证码”,获取验证码。在微信里搜索“健康养”或者“dbookf”或者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都可以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

本资源搜索于网络资源盘,不断更新。具体书籍下载请见文章尾。

内容简要:

《阿登纳回忆录》是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1963年退出政坛后撰写的回忆录,记载了他在1945—963年期间所经历的国内外主要历史事件,以及他个人的主要观。全书共四卷,其中第四卷为其家人根据阿登纳遗稿整理而成。阿登纳一生经历了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纳粹时期、盟国占领期和联邦德国五个重大历史时期,从政经历丰富,回忆录内容丰富而庞杂,它展现了德国作为一个战败国,如何面对新的政治、社会问题,如何行思考和行动。由于阿登纳异常丰富的经历和他对德国在战后复杂的形势下重新快速崛起及在倡导法德和解、欧洲统一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再加上联邦德国在冷战初期所具有的独特地位,《阿登纳回忆录》自出版起就成为国际政治、德国史、欧洲史和整个世界史领域的广受关注的重要文献。

目录:

阿登纳回忆录(1945-1953)

出版说明

中译本序

引言

第一章 深沉的压抑,但没有断裂

1.战争的结束——美国人的占领

2.由美国人任命为科隆市长

3.英国人进驻科隆

4.科隆市参议会第一次会议

5.被英国人解除职务和禁止从事政治活动

6.对德国局势的设想和考虑

第二章 基督教民主联盟,它的原则和要求

1.1945年崩溃后德国的初期政治生活

2.需要建立一个具有世界观完全基于伦理原则的政党

3.英占区基督教民主联盟第一次大会

第三章 从1946年英占区咨询委员会的活动看德国困难的情景

1.英占区行政组织的逐步建立

2.1946年占领区咨询委员会的活动

3.对这段困难时期的一般看法

第四章 德国崩溃后的各战胜国

1.无条件投降和1945年6月5日的盟国宣言

2.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的波茨坦会议及其对德国的意义

3.盟国之间日趋明显的紧张局势

4.1946年4月和1946年6—7月巴黎外长会议——1946年7月10日莫洛托夫的讲话

5.处在两大国家集团之间的我们的境遇

第五章 明朗

1.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建立

2.英占区和美占区在经济上统一成为双占区

3.美国国务卿伯恩斯1946年9月6日在斯图加特的演说

4.前美国总统胡佛1947年春关于欧洲局势的报告

第六章 转折

1.1947年春莫斯科外长会议

2.杜鲁门主义——美国总统1947年3月11日的声明

3.重建欧洲的马歇尔计划

4.英美占领区1947年8月26日的工业修正计划——拆除设备——马歇尔计划对德国西方占领区的影响

5.1947年11月25日至12月15日的伦敦外长会议

第七章 1948年6月7日的“伦敦建议”

1.关于德国发展的新建议

2.基督教民主联盟对“伦敦建议”的态度

3.结束占领区咨询委员会的活动

第八章 议会委员会

1.议会委员会的由来及其目的和任务

2.议会委员会的工作

3.有关联邦和各州之间的关系的争论

4.“法兰克福事件”

5.谈判的最后阶段

6.妥协还是不妥协

7.下达占领法规和批准基本法

8.选定联邦首都

9.选举法

10.签署基本法

第九章 柏林——西方的堡垒

第十章 普遍困难依然存在——1949年3月23日在伯尔尼的讲话:当时局势的特征

第十一章 任重道远

1.基督教民主联盟

2.英国占领当局和基督教民主联盟

3.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其他政党之间的关系

4.搞计划经济吗?

5.欧洲

6.1949年的联邦议院竞选

第十二章 联邦共和国的建成

1.1949年8月21日勒恩多夫会议

2.联邦共和国的建成

3.高级专员们的设想——占领法规的生效

4.占领法规

5.今后的政府工作——开始联邦一级的议会活动

第十三章 展开外交攻势

1.德国对外政策

2.拆除设备

3.鲁尔专署

4.“冲破紧箍圈”的尝试

5.艾奇逊在波恩——一位外长的首次来访

6.1949年11月9、10两日巴黎外长会议的结果

7.彼得斯贝格议定书

8.1949年11月24至25日联邦议院会议

第十四章 欧洲在新的道路上

1.1950年1月与罗贝尔·舒曼在波恩会见

2.解决萨尔问题的想法

3.1950年3月3日的“萨尔协定”

4.1950年3月我的关于建立一个欧洲政治联盟的建议

5.我们应参加欧洲委员会吗?

6.舒曼计划

7.1950年5月伦敦外长会议促成的进展

8.会见让·莫内

9.联邦议院有关参加欧洲委员会的决定

第十五章 在争取全部主权的道路上

1.对《克利夫兰实话报》的谈话

2.朝鲜战争的爆发对德国的影响

3.为了联邦共和国的安全——1950年8月17日在彼得斯贝格的会谈

4.1950年8月29日,联邦政府就安全问题和关于重新调整联邦共和国与占领国关系的问题向西方国家递交备忘录

5.1950年8月31日同高级专员们继续会谈

6.1950年9月纽约外长会议作出重要决定

7.1950年晚秋的局势

8.德国人民内心对防务问题的态度

9.1950年11月16日与高级专员们的会谈

10.继续讨论德国的防务贡献

11.1950年12月15日的苏联照会

12.布鲁塞尔会议前的会谈

第十六章 德国重新武装

1.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理事会1950年12月布鲁塞尔会议

2.美国的形势——孤立主义的倾向

3.德国社会民主党对德国重新武装问题的态度

第十七章 1951年4月我作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总理兼外交部长第一次访问巴黎

1.舒曼计划的意义

2.舒曼计划的最后讨论——萨尔问题——撤销鲁尔专署——煤钢联营高级机构总部的所在地

3.一般印象——舒曼计划的签署——“十字勋章”

第十八章 关于欧洲防务集团的讨论

1.1951年2月15日在巴黎开始讨论组织欧洲防务集团

2.1951年4月5日同高级专员们的会谈

3.1951年4月和6月同麦克洛伊的谈话

4.普利文计划会议的临时报告

第十九章 进展

1.1951年3月6日修改占领法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为欧洲委员会的正式成员国——结束战争状态

2.三国声明和有关1951年9月外长会议公报

3.世界形势的分析

4.1951年9月24日同高级专员们的会谈

5.同高级专员们的谈判经过

第二十章 英国和欧洲的发展

1.从世界政治观点看英国的处境

2.1951年3月29日和英国政务次官亨德森勋爵的会谈

3.1951年5月19日同英国外交大臣摩里逊的谈话

4.1951年12月访问伦敦

5.1951年12月4日同英国首相丘吉尔会谈

第二十一章 德国条约和欧洲防务集团条约

1.1951年11月22日在巴黎草签称为德国条约的“一般性条约”

2.外交政策上的困难——萨尔问题——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1952年2月访问伦敦——排除困难

4.条约文件签字前德国国内的麻烦

5.签署条约

6.总的想法

7.条约的内容

8.条约的意义

第二十二章 1953年春季的世界政治形势

1.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的更迭——艾森豪威尔接替杜鲁门

2.1953年2月杜勒斯访问波恩

3.斯大林之死

4.欧洲防务集团条约的关键问题

第二十三章 1953年4月在美利坚合众国的友好访问

1.首次赴美

2.与艾森豪威尔总统的会谈

3.与国务卿杜勒斯的会谈

4.乔治城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5.在美国全国记者俱乐部的演说

6.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演说

7.在阿灵顿无名战士纪念碑前

人名译名对照表

阿登纳回忆录(1953-1955)

作者前言

第一章 德国国防军无条件投降后的德国命运

1.德国重新统一的原则和欧洲形势的概貌

2.1950年春对重新统一德国的各种建议

3.外长们在华盛顿的会晤以及卫星国外长和苏联外长在布拉格的会晤

4.苏占区1950年10月15日的选举

5.格罗提渥1950年11月30日的来信

6.同高级专员们讨论格罗提渥的来信和有关苏联邀请召开四国会议的问题

7.苏占区方面竭力谋求接触

8.政府和反对党对格罗提渥1950年11月30日来信的判断

9.1951年1月15日联邦政府的声明

10.东德人民的希望

11.所谓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民议院的呼吁和格罗提渥1951年1月30日的讲话

12.联邦政府对四国会议的要求

13.在巴黎玫瑰大理石宫举行的预备性会议

14.格罗提渥1951年9月15日的再次试探

15.舒马赫博士的态度

16.1951年9月27日的政府声明——选举原则

17.西方盟国的反应

18.1951年12月20日联合国的决议和联邦共和国的选举建议——苏联政府将作出反应吗?

第二章 苏联的照会攻势

1.对东西方谈判的基本看法

2.1952年3月10日的苏联照会

3.最初的反应

4.在波恩和巴黎就答复苏联照会与西方盟国进行磋商

5.1952年3月25日西方国家的复照和1952年4月9日苏联的第二次照会

6.德国社会民主党要走另一条路

7.1952年4月16日与高级专员们的谈话

8.西方国家1952年5月13日的复照

9.举行四国会议吗?

10.1952年6月17日与麦克洛伊的谈话

11.首次介绍西方盟国复照草稿的内容

12.联邦政府的疑虑

13.1952年7月3日的严重分歧

14.苏联政策的原则

15.交换照会毫无结果

第三章 卢森堡协定——调整我们同犹太人的关系

1.我们道义上的义务

2.1951年12月6日在伦敦与戈德曼博士的会晤

3.在瓦森纳尔的谈判

4.重重的困难——伯姆教授的折中建议

5.决定性的转折

6.阿拉伯联盟的抗议

7.在卢森堡签订协定

8.希纳尔博士的讲话

9.1966年5月我的以色列之行

第四章 德国国内围绕实行武装是否符合宪法规定的一场争论

1.重新获得自决权的必要性

2.关于宪法的争论

3.库特·舒马赫博士逝世

4.二读条约

5.再次出现困难

6.再次争取德国社会民主党赞同条约

7.选民的证实——1953年联邦议院的选举

第五章 柏林四国外长会议前苏联和西方国家的关系

1.苏联的政策起了变化吗?

2.1953年4月16日艾森豪威尔的讲话

3.1953年5月11日丘吉尔的演说

4.1953年5月14、15两日和丘吉尔的会见

5.德国外交政策的基点

6.恢复德国统一的先决条件

7.1953年6月17日——苏占区和柏林的起义

8.援助苏占区的措施

9.1953年7月15日西方国家邀请苏联参加四国会议

10.艾森豪威尔总统1953年7月23日给我的来信

11.索尔兹伯里勋爵在英国上议院报告关于华盛顿外长会议的经过情况

12.法国对四国会议的判断

13.1953年12月的巴黎会谈

第六章 试探东西方新关系的时代是否已经到来——1954年1月至2月柏林外长会议

1.会议前的交换照会

2.会议的开始

3.艾登的德国计划

4.莫洛托夫的德国计划

5.莫洛托夫的一项关于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

6.奥地利

7.东亚问题

8.会议结束公报和三国声明

9.1954年2月18日在瓦恩机场听国务卿杜勒斯介绍情况

10.从柏林会议得出的结论

第七章 欧洲防务集团的垮台

1.从签订欧洲防务集团条约到1954年8月布鲁塞尔会议

2.布鲁塞尔会议前夕同斯巴克的会谈

3.布鲁塞尔欧洲防务集团会议的经过

4.同孟戴斯-弗朗斯的会晤

5.1954年8月30日——欧洲的不幸日子

6.美国的反应

7.联邦政府的态度

8.德国社会民主党要求召开四国会议

9.欧洲防务集团告吹后的形势

第八章 为克服由于欧洲防务集团失败而产生的危机所作的努力——召开伦敦九国会议

1.1954年9月2日在比勒赫厄同霍耶·密勒的会谈

2.艾登的倡议

3.杜勒斯在波恩

4.布鲁塞尔条约

5.法国1954年9月的备忘录

6.德国的设想

7.伦敦的预备性谈判

8.美国的情绪

9.伦敦会议展望

第九章 伦敦九国会议

1.开幕会议

2.德国的防务贡献和军备监督问题

3.杜勒斯和艾登的原则声明——谈判第一阶段的高潮

4.恢复联邦共和国的主权、柏林的安全保障、盟国对重新统一德国的义务

5.美国外交政策的可能影响

6.会议失败了吗?

7.伦敦会议的结果

8.美国和英国的作用

第十章 巴黎会议——恢复主权

1.继续前进

2.恢复德国的主权

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西欧联盟

4.萨尔问题

5.法德在策勒圣克卢的会谈经过

6.在艾登举行的晚宴上

7.萨尔法规

8.巴黎会议的结果

第十一章 围绕巴黎协定的争吵

1.及早批准巴黎协定的必要性

2.苏占区的实际情况和从中引出有关我们政策的结论

3.1954年春季柏林会议后苏联和西方国家之间互换照会

4.德国社会民主党反对巴黎协定的理由

5.塔斯社1955年1月15日的声明

6.对苏联声明的反响

7.谈谈苏联的策略

8.与奥伦豪尔的信件往来——反对党德国社会民主党反对巴黎协定

9.议会外的反对巴黎协定的行动

10.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待拥护和反对协定的问题

11.围绕巴黎的萨尔协定的争论

12.协定的批准

13.联邦共和国1955年5月5日的主权声明

14.西方的巩固和团结是同东方谈判的先决条件

第十二章 首脑之间

1.苏联的目标一成未变

2.西方国家发出首脑会晤的邀请

3.要不要建立欧洲中立国家地带?

4.1955年6月7日苏联发出举行苏德谈判的邀请

5.对德国政策的考虑

6.同杜勒斯和艾森豪威尔在华盛顿的会晤

7.在纽约和在契克斯的会谈

8.国务卿杜勒斯和冯·埃卡特大使关于四国外长在旧金山讨论的报告

9.美、法、英、苏四国政府首脑会晤——“微笑的会议”

10.美国政策的原则——艾森豪威尔为防止对“日内瓦精神”作错误解释的讲话

第十三章 莫斯科之行

1.莫斯科谈判的背景

2.把我的谈判意图通知华盛顿、巴黎和伦敦

3.到达莫斯科

4.第一个谈判日——1955年9月9日,星期五

5.第二个谈判日——1955年9月10日,星期六

6.休会期间——1955年9月11日,星期日

7.第三个谈判日——1955年9月12日,星期一

8.第四个谈判日——1955年9月13日,星期二

9.最后的看法

人名译名对照表

阿登纳回忆录(1955-1959)

第一章 欧洲联合的必要性

1.统一的欧洲政策势在必需

2.欧洲新制度的设想

3.具体步骤——比内计划——1955年6月2日墨西拿决定

第二章 日内瓦外长会议

1.是重新统一德国的时机吗?

2.艾登的“视察计划”及其危险性

3.日内瓦外长会议的开端

4.在安全问题上的接近

5.苏联关于德国问题的方案

6.西方的反应

7.会议的结束阶段

8.第二次日内瓦会议的反应

第三章 内政形势的明朗化——日内瓦外长会议的不幸结局

1.德国社会民主党表示:“履行巴黎协定不是对日内瓦会议的回答”

2.自由民主党态度暧昧

3.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和自由民主党的纠纷激化

4.戴勒博士引起的危机

5.东西方紧张关系的加剧

6.和杜勒斯的信件往来

7.自由民主党的分裂

第四章 动荡

1.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

2.西方不和的危险征兆

3.我的政策得以继续贯彻的必要保证——海因里希·冯·勃伦塔诺

4.布尔加宁和赫鲁晓夫在伦敦——居伊·摩勒在莫斯科

5.地中海地区的危险——近东的爆炸性形势——塞浦路斯的冲突——希腊面临新的内战威胁

6.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结论

7.乔治·F.凯南的备忘录

8.苏联政策发生根本变化了吗?

第五章 1956年6月访问美国

1.气候变化了

2.和约翰·福斯特·杜勒斯会谈

3.和艾森豪威尔、哈里曼以及美国工会领袖米尼的谈话

第六章 和尼赫鲁会晤

第七章 雷福德计划

1.1956年7月13日《纽约时报》发表海军上将雷福德计划的惊人报道

2.雷福德计划的结果——联邦政府的抗议

3.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我以朋友的身份写信给一位朋友……”

4.和艾伦·杜勒斯的谈话

第八章 危机

1.近东的紧张局势

2.与英国反对党领袖休·盖茨克尔的谈话

3.对欧洲的操心

4.在近东的公开冲突

5.波兰的变化——匈牙利的起义

6.反应

7.对今后形势进一步发展的估计

8.巩固西方是当务之急

第九章 罗马条约

1.德国对欧洲政策的原则

2.英国的消极态度

3.意德两国密切协调——西班牙与欧洲——法德关系

4.英国仍然袖手旁观

5.在罗马签订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

6.冯·勃伦塔诺美国之行的结果:“……欧洲不断增长的实力会把美国人更紧密地与我们联结在一起。”

第十章 在原子危险的阴影里

1.跨入1957年之前

2.全面的有监督的裁军的必要性

3.危险的思想

4.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危险——因国家原子武装产生的难题

5.联邦国防军和原子武装

6.1957年夏天同杜勒斯的谈话

7.1957年的联邦议院选举

第十一章 自由世界阵营的问题

1.远远没有促进缓和局势的因素

2.同《纽约时报》詹姆斯·赖斯顿的谈话

3.盖伊阿政府的设想和建议

4.对巴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理事会12月会议的想法

5.巴黎会谈和1957年12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理事会会议的结果

第十二章 同苏联的接触——对目前的德国政策有选择余地的可能性吗?

1.苏德关系

2.苏德关于缔结贸易协定谈判的序幕

3.布尔加宁的信件活动——1957年12月至1958年1月

4.我们的德国问题

5.1958年3月7日同斯米尔诺夫大使的谈话

6.1958年3月19日同斯米尔诺夫的谈话

7.1958年4月26日同米高扬的谈话

第十三章 第四共和国的崩溃——任命戴高乐

1.第四共和国的危机

2.旺瑟的会谈——盖伊阿政府垮台

3.与美国大使布鲁斯的谈话

4.阿尔及尔暴动

5.任命戴高乐

6.法国外交政策采取什么方针?

7.与戴高乐的一位亲信的谈话

8.和比内的会谈

9.在科隆贝双教堂与戴高乐的会见

第十四章 西方面临考验——赫鲁晓夫的柏林最后通牒

1.东西方之间的气候突变

2.强硬起来

3.前奏

4.赫鲁晓夫1958年11月27日的柏林最后通牒

5.对我们局势的分析——1959年1月30日的记录

6.英国政府的一个惊人通知——麦克米伦访问莫斯科

7.与约翰·福斯特·杜勒斯的最后一次会见

8.需要保持健全的神经

第十五章 1959年的联邦总统选举

1.特奥多尔·豪斯对联邦总统职务的一些想法

2.让艾哈德当联邦总统候选人吗?

3.1959年4月7日的决议

4.内心的矛盾——我不具备竞选的条件

5.放弃联邦总统候选资格

人名译名对照表

阿登纳回忆录(1959-1963)

译者说明

前言

大事记一(1959年5月11日—1959年12月2日)

第一章 1959年12月1日和2日巴黎会谈札记

1959年12月1日

1959年12月2日

大事记二(1959年12月7日—1959年12月21日)

第二章 1959年12月底巴黎会谈札记

大事记三(1960年3月4日—1960年3月15日)

第三章 1960年春的世界旅行

1.“……想到欧洲的狭小圈子以外!”

2.1960 年3月14日在纽约华道夫阿斯托里亚饭店同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会晤

大事记四(1960年3月23日—1960年5月17日)

第四章 1960年5月破裂的东西方首脑会议前夕

1.1960 年5月14日同戴高乐的会谈

2.会见戴高乐、艾森豪威尔和麦克米伦

大事记五(1960年5月19日—1960年7月30日)

第五章 朗布依埃

1960年7月4日同比内的谈话

大事记六(1960年8月11日—1960年10月8日)

第六章 法国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批评的要点

1960年10月7日同法国总理米歇尔·德勃雷的谈话

大事记七(1960年10月13日—1961年2月11日)

第七章 欧洲和美国

1961年2月9日同戴高乐的谈话

大事记八(1961年2月16日—1961年4月17日)

第八章 同肯尼迪总统初次会晤

1961年4月访问美国

大事记九(1961年4月17日—1961年5月20日)

第九章 欧洲必须做出一个开端!

1961年5月20日在波恩会见戴高乐

大事记十(1961年5月31日—1961年12月9日)

第十章 联邦新政府组成后会见戴高乐

1961年12月访问巴黎

大事记十一(1961年12月11日—1962年2月15日)

第十一章 对欧洲政治合作的新倡议

1962年2月15日在巴登巴登会晤戴高乐

大事记十二(1962年2月19日—1962年7月8日)

第十二章 1962年7月在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同戴高乐的会谈

大事记十三(1962年7月9日—1962年9月9日)

第十三章 1962年9月戴高乐在联邦共和国的回访

大事记十四(1962年9月10日—1963年1月22日)

第十四章 1963年1月22日德法条约

1.概述:有关欧洲政治联盟的商谈经过[27]?

2.1963 年1月21日、22日和23日在巴黎同戴高乐会谈

3.摘自联邦总理阿登纳博士1963年1月23日签订德法条约时的电视讲话

大事记十五(1963年1月24日—1963年7月5日)

第十五章 德法条约规定的协商会谈序幕

1963年7月4日戴高乐抵波恩

大事记十六(1963年7月19日—1963年10月15日)

附录

前联邦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博士为回忆录记下的这段笔记系根据1964年1月14日德法条约签订周年时所作的一篇电视讲话写成

1967年2月16日前联邦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博士在马德里文化协会会堂的演讲

人名译名对照表

作者及出版:

作    者:(德)康德拉·阿登纳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7-01

字    数:128.8万

评论